曹德旺国王的领地

时间:2015-04-09 14:21:05 

Whoisit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又被誉为“玻璃大王”,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

钛合金人

2014年12月的一天,北大经济学院,曹德旺先生的自传《心若菩提》新书发布会。

坐在由经济学家、出版社社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等组成的嘉宾中间,曹德旺面无表情。68岁的他,头发染黑得一丝不苟,衣着与前一天接受《人物》记者采访时并无二致,只是衬衫外系上了领带。自始至终,他背脊挺直,目视前方,下垂的唇角紧绷着,仿佛与周遭格格不入,对汪洋般的赞誉声充耳不闻。

轮到曹德旺发言时,他缓缓站起身,用一口难以辨认的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对北大师生说:“我写这本书,是要告诉中国的中青年企业家,在中国怎么做企业.”,“我要告诉美国人,我们中国企业家不是骗子”。在回答发布会现场观众关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不是‘进去了’,就是在‘进去’的路上”时,曹德旺说:“我这么多年最自豪的是没给官员送过一块月饼。”

曹德旺又被誉为玻璃大王。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他在不起眼的汽车玻璃领域创造出极高的商业价值,他创立的福耀玻璃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之一。2013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榜显示,曹已进入中国顶级富豪行列,身家达到11.4亿美元。

曹德旺广被社会所知的是一段关于“婚外情”的故事。坐在北京的昆仑饭店顶层接受《人物》第一次采访时,记者小心提起这件事情,曹德旺毫不回避,大手一摆:“对,不就是交了个女朋友吗?交了就交了,我承认了。”

在那段以自述口吻讲述的经历里,曹是性情中人,依父母之命娶了糟糠之妻,又遇到了“真的爱情”,虽然各自有了家庭,但他还是想不顾一切跟“真爱”在一起,为此他给原配写了诀别信,原配也做好了离婚的准备。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婚外情闹得轰轰烈烈。

最终决断时刻,曹德旺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做了一项社会调查,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工人、医生、干部……对能搜集到的婚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他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即使他们被外人看作是天作之合。

“世界上有绝对的幸福吗?没有。”他确信,“所以也不会有绝对幸福的家庭,绝对完美的婚姻。”既然如此,“我认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换家庭的事情了,再换,就是换1000个照样也没有用啊。”

曹德旺回归了家庭,从此成为理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这件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令他伤感的事成为“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从那时起,他把全部热情投入事业,成为一个“钛合金人”。

计算狂人

曹德旺的世界由数字和计算组成—在制造业这种艰苦的行业中胜出,他仰赖精确的成本计算、质量把控和风险计算—这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商人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阅读,商业杂志,内参报告,从那些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字和表格中做出决策与预判。

就说进军美国吧,他1994年就进军美国市场了,只是近两年要在美国重新创业,拷贝一个福耀集团,他立即口算一笔账,在中国生产浮法玻璃一吨大约1700,在美国只要1300,再加上美国的能源很便宜,“电费,中国一度6毛钱,美国4.5美分,折合两毛多。天然气,(美国人)一立方气卖我0.11美元,7毛多,在中国他卖给我3.6元人民币,5倍的价格。”接着,他又花费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饶有兴致地解释背后的政策背景,从美国的劳资关系到政党关系,从财政政策到货币政策,从虚拟经济到制造业。

他的发家也是依靠对数字的敏感。80年代在得知中国的汽车玻璃被日本企业垄断,每块卖到2000块钱后,曹德旺立即筹资。去芬兰考察归来后,他念念不忘一台设备,回乡后“脑子里总是浮现出机器每40秒钟流出一片边窗玻璃,转而变成几百元钱”的画面,在融资买下那台“印钞机”的设备后,一块汽车玻璃板的成本被压低到50元,他一年就赚了2000多万。

在聊到为什么在2007年预见经济危机,时间已经接近中午12点。“我是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一条人民币利率变动的新闻。”他疲惫的面孔立刻唤起一种兴奋。那是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空前发展,福耀赚得盆满钵满。曹德旺的决断在集团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对和言辞激烈的批评。2008年下半年,制造业忽然进入寒冬,“事后证明,他总是对的。当断则断。”浮法玻璃经理黄中胜告诉《人物》这是曹德旺身上很明显的一点。

福耀集团财务总监左敏尽管身为经济学博士,在曹德旺面前他还是甘拜下风,“曹德旺心中都是数。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是数据。大到全世界的GDP产量,小到福耀的成本,他都清清楚楚。因为清楚数据,他的反应速度很快。”

左敏记得,有次曹德旺神秘兮兮地把他叫到洗手间去谈话,他以为老板要加薪,没想到,曹指着抽水箱上的两卷卫生纸说:“一个水箱上放两卷卫生纸,你这个财务总管是不是该查查我们的财务是不是出问题了?”左敏彻查公司后勤物资账目,果然发现了问题。

玻璃国王

在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宏路镇的福耀玻璃集团总部,曹德旺曾被下属们称为“曹特勒”。

玻璃厂区全部由曹德旺设计,他常常透过顶层办公室玻璃俯瞰整个厂区,就像一位俯瞰疆土的帝王—最早一批跟随曹德旺创业的女工林红英记得,1987年,曹德旺刚将厂房从家乡高山镇搬到这里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3个小时车来到工地,兴奋地巡视,那时的工地,坟场上的白骨还没清理干净。

如今,目力所及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高高的烟囱24小时不间断地吐出白烟,硅砂进入熔炉,设备吐出玻璃,机械手臂们则捧起切割完整的玻璃。办公楼正前方的广场上,五彩旗幡在冷风中飞扬。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每“征服”一个国家,曹德旺便把一面国旗插在广场上。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人物

美图欣赏

人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