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的四重人生(4)

时间:2015-06-28 06:31:58 

此时的缅甸,奈温时代已经结束。如今军政府三巨头鼎立,分别是钦纽、丹瑞和貌埃。军情局长钦纽抛弃奈温的经济政策,同意外国开采石油天然气,和边境大部分少数民族签署停战协议,开放旅游市场,逐渐推向国际化。但此时重获自由身份的昂山素季呼吁西方各国继续制裁缅甸,并要求外国游客不要来缅甸旅游,因为游客花的大部分钱都进了军政府口袋里,促进旅游业是对军政府独裁的支持。“缅甸只有一个拥有特权的团体在赚钱。”

也因为这个主张,致使不少她的追随者离她而去,她早期的贴身秘书玛丹姬甚至因此和她反目。结果是,作为东南亚最大国家,缅甸每年吸引游客20万,而邻国泰国则为1400万,缅甸旅游收入仅及泰国的1%。直到2011年6月昂山素季最终获释后,民盟才转变了对旅游业的政策。“让旅游散客进来看看缅甸,了解这个国家的真实局势,也许是好事。”昂山素季说道。

但随后另一个考验摆在了昂山素季面前。1999年1月,昂山素季获知丈夫阿里斯在英国被检查出前列腺癌。即便在查理王子出面请求下,缅甸军政府也没有发给阿里斯签证,让夫妻二人可以见到最后一面。缅甸官方报纸到最后时刻,只表示昂山素季随时可以回英国看望丈夫,并强调待在垂死丈夫身边,是遵守妇道妻子的责任。夫妻二人对局势心知肚明,她离开缅甸后就不可能再回来,阿里斯在最后时刻也曾告诉过昂山素季“不要来”。昂山素季在丈夫去世那天只是淡淡地说:“我很幸运,有个一直了解我需要什么的好丈夫,什么也夺不走这份幸福。”

“在我对昂山个人传记的研究中,我也曾提过这样的问题:昂山远离丈夫和孩子,并且在丈夫病逝之后依旧选择留在缅甸而不是第一时间赶回英国探望,不免会让人怀疑对昂山而言,权力、政治斗争以及公信力远远大于她的家庭。”曾著有《昂山素季: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仰光囚犯》的美国学者巴巴拉·维克多(Barbara Victor)也对本刊提出了如是疑问,“但后来你会发现,这是她为全缅甸人的幸福和民主进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政治家

“我是政治家。”昂山素季在最终结束软禁后对英国《卫报》说。2012年昂山素季声明说:“作为政党的领袖,必须有领导自己国家的志向,因为这意味着你所在的政党必须获胜,而每一个政党都有这样的愿望。”在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中,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ethics of conscience)最终会和政治家的责任伦理(ethics of responsibility)相融合。解除软禁后的昂山素季积极投身缅甸政治,并在各个方面基于现实考虑理性决定,不再刻意为自己增加民主斗士的悲情色彩。

2010年,77岁的丹瑞将军组织了议会选举,曾经由军方组建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摇身一变成了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获得最多选票支持,吴登盛被扶上了接班人的宝座,并在选举过后一周释放了昂山素季。在2012年4月1日举行国会补选投票中,昂山素季成功当选缅甸议会议员,紧接着于2013年底宣布参加2015年大选竞选。根据2008年通过的缅甸宪法,有外国家庭成员的人不能担任总统或副总统。而昂山素季的丈夫是一位英国公民,她的两个儿子也是外国籍,目前民盟依然在争取修改宪法,为昂山素季竞选总统铺平道路。

2015年大选临近,昂山素季此时访华,“无疑是给军政府施加了更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以争取她参加2015年大选的竞选资格”。美国学者巴巴拉·维克多对本刊做出如是分析。

(实习生胡雨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主笔/张星云 蒲实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5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5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