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复烧记

时间:2015-07-26 08:23:16 

艺无止境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饶志阳总爱用这八个字来总结父亲饶克勤30多年来对元青花的执著。尽管早已是业内公认的元青花大师,70岁的饶克勤始终低调而严谨。他告诉我们,一直到现在,自己仍然在摸索,仍然在碰壁。老爷子的头发已然花白,但腰板依然笔直,不说话时,眉眼间尽显威严。聊起往事,一向不多话的老爷子却似打开了话匣子。

饶克勤与青花的缘分始于55年前。1960年秋天,15岁的饶克勤挑着行李,从江西丰城老家风尘仆仆赶来,站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校门口。此时的他内心是喜悦的,他曾经梦想当一名飞行员,但父亲曾是国民党军医的“出身”,让这个梦想注定破灭。喜爱画画的他在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江西省艺术院校的联合招生,没想到竟然被景德镇陶瓷学院录取。虽然只是中专,但对于家境贫寒、出身“不好”的他来说,已是幸事。

在懵懂中,饶克勤被分到了青花班。除了素描、水粉、水彩等基础课程外,学院还专门从瓷厂请来画坯的老先生,教习传统青花的勾线、分水技法。在饶克勤的印象中,那全是清三代的画法。即便是在景德镇这个“城以瓷兴”的千年老城里,此时的人们对元青花仍一无所知。毕业时,饶克勤刚好赶上1963年开始的景德镇工人“下放”潮,正在重建的景德镇高级美术瓷厂(后改名为民瓷厂)把陶瓷学院总共98名中专毕业生全部招进厂里。丢下画笔,拿起铁铲,18岁的饶克勤成了一名烧炉工人。

11年后,景德镇陶瓷馆的文物建档和撰写论文工作需要拍摄瓷器照片,有人推荐了痴迷摄影的饶克勤。他曾经咬牙花60块钱“巨款”从百货大楼买回一台海鸥牌折叠式照相机,苦练摄影技术。机缘巧合下,饶克勤就这样借调到了景德镇陶瓷馆,从事瓷器图片的拍摄和收集工作。而他那些仍然留在瓷厂的同学,或当干部或当工人,却几乎与青花画坯再无关联。

对饶克勤和陶瓷馆的同事们来说,元青花的启蒙源自几年后日本人送给景德镇陶瓷馆的一套“陶瓷大系”丛书。这套由日本平凡社在1972~1978年出版的48册丛书中,第41册名为《元の染付》,明确将元代青花和明代青花区分开来。上世纪50年代,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青花象耳瓶被确认为元代真品,随后美国人波普博士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之于世,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人才开始知晓和认可元青花的存在。

说来凑巧,江西高安随后出土了多达19件元青花实物,为国内博物馆馆藏数量之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如此大量而完整的元青花实物,特地赶去参观的饶克勤和同事们印象深刻。其中,出土的6件元青花带盖梅瓶,在盖壁与底部分别见有墨书“礼”“乐”“射”“御”“书”“数”六字款。瓶身青花呈现出极浓艳的颜色,并有自然晕散,积料处可见明显的铁锈斑。绘画纹饰,用笔奔放活泼,愈发显出龙的凶悍。

就像被勾住了魂魄,复制元青花的念头不断在饶克勤的脑海中发酵。陶瓷馆的陈孟龙和李会中两位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最先开始试验。“刚开始非常艰难,景德镇有10个大瓷厂,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要弄一个坯都很难,只能托熟人去周边的日用陶瓷厂淘几个与元青花完全不相干的坯来做试验。”元青花的复制随后得到了单位的支持,与东风瓷厂合作建立了完整的试验基地,饶克勤便是其中画坯的得力干将。“大家的兴头都很高,每天中午不回家,只在附近小店里扒拉几口饭,就马上回厂画坯。”

每逢下雨天,饶克勤就骑着自行车,和同事去附近的湖田古窑址捡元青花瓷片。“当年那里是一大片菜地,附近农民都爱用古窑里的匣钵摞起来当田地分界线。被雨冲刷后的表层泥土翻起,埋在地下的老瓷片更容易露出来,或是附近农民盖房子挖地基时无意中挖出来。”每当捡到又大又厚的元青花瓷片,饶克勤就很兴奋。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7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7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