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很可能真的如此。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天生的探险家,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举家迁徙,开拓疆土的行为只是偶尔才会发生的罕见行为,而不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每一群离家出走的人都一去不回头,留在老家的人也很快就把远行的亲戚们忘记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困难。古代的世界没有路,也没有马车,远古时代的祖先们出远门只能依靠双腿,活动范围很小,任何一座高山峡谷或者密林沙漠就能让相邻的两个部落老死不相往来。
长时间的隔离足以改变人类的身高、肤色和相貌,甚至语言和文化,于是地球上出现了若干个外表差异明显的族群,以及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如果地球真的像一本畅销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是“平的”,人类将只有一个单一的民族,人类历史将和现在完全不同。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陆上交通如此困难,祖先们为什么不坐船呢?实际情况是,在那部假想的延时摄影大片中几乎就没怎么出现过船的踪影,我们的祖先完全是依靠双脚占领了整个世界。原来,7万年前的地球正处于冰河期,海平面比现在低很多。东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曼德海峡如今宽约33公里,但在7万年前却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可以涉水而过。白令海峡也是如此,3万年前这里只是一座路桥,我们的祖先很可能是在追赶猎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美洲。
几块大陆当中唯一比较难以到达的是澳大利亚。研究显示,4万年前东南亚诸岛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海峡最窄处只有不到50公里,这在今天当然不算什么,但在当年可是一个不近的距离。那时我们的祖先刚刚学会制造独木舟,稳定性和载货量都很不理想,在河流和淡水湖里划划还凑合,到了海里就只能任凭海浪摆布了,可居然就有几个胆大之人冒着生命危险划了过去,这在当年绝对是无比英勇的行为。
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一壮举,必须重新认识海洋。如今一提到“大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度假,或者生猛海鲜。我以前也是如此,但我这次环球航行在海上待了50多天,对大海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大海其实是个非常可怕的地方,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先不说别的,“大西洋号”虽然是一艘长近300米、排水量将近9万吨的庞然大物,但只要稍微有点风浪,船身便摇晃不止。这趟旅行我有好几天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一站起来就头晕恶心。如果是大航海时代所使用的那种20多米长的小帆船,我早就把肠子都吐出来了。
还有不少人以为大海里到处都是鱼,渔民们随便一捞就是一网,不愁没吃的。其实这种情况只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区,或者珊瑚礁附近才能看到,大部分海洋的光合作用效率极低,单位面积海水所产生的生物量甚至比不上戈壁滩,鱼虾的密度自然也就极低。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因为海洋中负责光合作用的主要是上层海水中生活的藻类,它们虽然不缺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但却缺乏微量元素,尤其是铁。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大都来自海底土壤或者河流,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从陆地上刮来的沙尘,如果一片海域距离陆地很远,又缺乏上下对流的话,表层海水便会缺乏微量元素,光合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这趟航行大都沿着海岸线走,看到的鱼还算比较多,可一旦离开海岸,比如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深处,鱼就不怎么看得到了。
一片海域的光合作用效率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出来。简单来说,海水越蓝,说明水中的叶绿素含量就越低,光合作用效率也就越低。文艺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蔚蓝色的大海”这样的赞颂文字,其实蓝色反而意味着贫瘠,蓝色海洋就是地球上的蓝色沙漠。
所以说,大海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它看上去辽阔而又宽广,其实能把海上的旅人晕死;蔚蓝色的海水看着很养眼,却一口也不能喝,越喝越渴;海鲜很好吃,但除非你是个有经验有工具的渔夫,否则很难捞得到;如果你不小心掉进海里,几乎肯定会被淹死;白天大海还能依靠太阳辨明方向,一到晚上,尤其是那些乌云密布看不到月亮和星星的夜晚,大海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能把人吓死……总之吧,大海是一个比沙漠还要恐怖的地方,只要航程超过一天,我们的祖先们就不敢贸然出海了。这就是为什么早期人类的生活资料大都来自陆地,古典文明的中心也大都位于内陆地区的原因,除了极少数渔民外,绝大部分古人的生活和海洋关系不大,大海对于人类祖先们来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
大海纵有千般坏处,但它有一点好,那就是阻力小,可以用作交通工具。但是,作为交通工具的海洋仅凭独木舟是征服不了的,必须有船。人类究竟是何时掌握了造船的技能,并且将之用于航海的?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众说纷纭,但大家普遍认为克里特岛(Crete)上的米诺斯(Minos)文明是第一个真正的“海洋帝国”。这个岛位于地中海的东南角,和欧、非、亚这三大洲之间的距离都差不多。岛上原住民从公元前2500年起就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垄断了地中海上的远洋贸易,是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完全基于贸易的古典文明。
当时人类已经有了马,但尚未发明出合适的挽具,没法让马拉车,再加上缺乏道路,所以船运几乎是远距离货运唯一可行的方式。当船被发明出来之后,大海终于以交通工具的身份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失联很久的人类部落之间也终于重新开始了物资和文化上的交流,并从此揭开了人类文明大融合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