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其人——专访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志毓(3)

时间:2015-08-19 05:57:33 

三联生活周刊:因为谷正鼎刚送来护照后发生了河内枪击案,所以你觉得曾仲鸣并不是被误杀,而是重庆方面目标就是他?

李志毓: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大部分人都不这么认为。当时日本的情报部门判断,暗杀的目标本来就是曾仲鸣,蒋介石对汪的周围采取恐怖行动,是为了将汪派势力切割,孤立汪精卫,迫使其放弃“和平运动”而出国流亡。在案发的前两天,中央曾派谷正鼎来到河内,送来汪出国所需的护照和旅费。日本情报资料还显示,案发之后,宋美龄、陈公博也都到过河内,劝说汪精卫出国。但这些消息无法进一步证实,所以只是一种猜测。我把这个资料拿出来,并不是想考证这个问题,而是想说,我们长期以来受到金雄白、高宗武等人的影响,认为枪杀案造成的悲愤、仇恨、冲动情绪,是导致汪精卫最终选择与日本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而我认为,我们需要审慎地对待这一说法。无论是汪的倡言议和,还是汪伪政权的成立,都有其得以实现的人事与社会基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与汪等人反反复复的政治考量。汪对日的态度不是一个戏剧化的事件所导致的。汪的性格是有冲动的一面,但是他对日媾和,是有一个长期的政治设想的,有他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要承担的责任。并不是说蒋暗杀我,我一冲动就要投入到日本人的怀抱。把汪精卫在1939年以后的行动归结为一种个人的复仇行动,是对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做了过于戏剧化的解释。

三联生活周刊:汪精卫从“抗日”到议和投降,这个是我们特别想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但我看你的研究,觉得他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抗日派?

李志毓: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汪精卫对于战争的态度,有一个从“主战”到“主和”的转变过程。如果我们从汪公开发表的言论来看,的确是这样。但是,政治家的公开言论,往往是一种政治斗争或对外宣传的策略,并不能完全代表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在1932至1936年,汪有相当激进的抗日宣传,但同时他也会在一些私人的书信中,表达对中日战争完全悲观的看法。在外交上,他也推行亲日的外交路线,并希望通过避免战争,使日本国内军人派的势力下降,非军人派的势力上升,直到1935年11月1日,汪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上遇刺,辞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职务。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他离开了重庆就失去了一切和日本谈判的筹码?

李志毓:基本上是这样。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说,汪精卫离开重庆是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但他确实是走错了。直到今天,他仍是一个被钉到耻辱柱上的汉奸的符号。

(感谢刘怡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汪精卫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