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改造 生活方式与商业尝试

时间:2016-01-06 08:59:27 

达人塞子和设计师魏明辉都是旧物改造的倡导者,不过两人的故事却迥然不同。

废物利用触发的环保生活

每周五下午13点半,塞子都会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从北六环外的家里出发,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海淀区慈寿寺的一家绘本馆给小朋友们上废物利用环保手工课。她是擅长改造旧物的达人,原则是不能因为改造旧物而产生新的消费。因此,除了剪刀、胶水等工具性材料,其他原料都取自废弃品。

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课堂是段愉快而奇妙的经历,小朋友们拿着各种旧材料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学习“变废为宝”,把碎布条编织成坐垫、透明饼干盒改造成“下雪瓶”……而碰到像“万圣节”这样的日子,妈妈们也会加入其中,跟着塞子学习把废旧衣物裁剪成斗篷,当作节日道具。不过,虽然是手工课,但大家最后完成的作品如何,塞子其实不太在乎。“做出来的东西又不是为了拿出去炫耀。”在她看来,在课程中得到的快乐、“惜物命”的意识和环保观念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想法来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出生于1977年的塞子是北京人,从小在东单的胡同里长大,她调侃说自己家里人都“抠”,即使是用旧用坏的东西也轻易舍不得扔掉。受到“家庭遗传”,她也养成了同样的习惯,甚至对别人眼中的“破烂”产生了一种天然的珍惜。“你看这个,是从一位女明星家门口捡回来的。”她指着柜子上的一个旧塑料娃娃告诉我,“小时候,奶奶家跟女明星家住在一个胡同里,她家有钱嘛,不要的玩具经常扔在门口,其实都没坏,我们看见了就去捡回来。长大后搬了几次家,攒了好多年的玩具、连环画也都没舍得扔。”她曾经把连环画带去绘本馆,结果小朋友们告诉她书里故事跟他们从新的现代绘本里看到的一模一样,这又给了她很大触动。“所以,几十年前的旧书如果保存得完好,可以循环利用很久。”

爱惜物命的下一个进阶是改造旧物。因为不肯浪费,总是会想方设法重新挖掘旧物的价值。“这方面更是受父母影响。”塞子说,“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看到爸妈在家里自己动手做各种东西。妈妈把不穿的旧衣服改成围裙、布袋子,爸爸做各种木工活儿,还给我做过溜冰鞋。当时北京有个商店卖国外进口的小靴子,他看到有我的码数就买了一双,回来自己做了冰刀焊到鞋底上,冰刀前边还做成锯齿形,非常精致,那时候市面上还没有卖儿童溜冰鞋的,我穿出去特别高兴。”塞子得意地说。耳濡目染之下,旧物改造对塞子来说也成了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她说自己上小学时就会用缝纫机,“只不过技术不熟练,做出来的东西针脚还是歪歪扭扭的”。

年少时的爱好和习惯在长大之后也延续了下来,如今,塞子早已技艺娴熟,改造出来的“作品”甚至一度成为她“赚外快”的工具。“2009年以前,北京有特别好的易物市集,每次去都能换回来很多有用的东西。我经常参加,除了互相交换彼此的闲置物品,还会把家里的旧衣物做成围裙、厨房手套等等,拿到市集上交换粮油、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她说。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