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过,股汇双跌,其惨烈程度已经超过了去年8月央行主动调控人民币汇率。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全球暴跌的货币,或是资源型国家出口暴跌,货币失去支撑,或经济增长乏力,货币政策转为宽松。唯有中国,连年进出口盈余,且顺差越来越多,货币却被越来越汹涌的资本外流所羁绊。股汇双跌,既有熔断制出台的草率,也和岁末年初公民集中兑换外币有关。两个技术细节上的失策,酿成了一个大问题。
中国制造业在去年12月连续第五个月萎缩,但仅凭这一数字很难说明中国经济又下了台阶,实际上自2012年年中,官方PMI一直在荣枯线边缘徘徊,所谓“萎缩”从未跌破49.5,而扩张也都是难言“惊艳”,绝大多数都在51点之下。12月PMI为49.7,比11月还高出了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自2012年开始进入产能过剩、政府和企业债务的累积期,制造业的日子就没好过,但零星的企业倒闭和债务违约并没有演化成大规模的危机。相反,所谓“三期叠加”,一直表现的是危与机并存,那些钢铁、煤炭等重化工业不堪重负,电商等新兴企业却在迅速发展壮大。这个意义上,2016年开局之时,宏观经济并无出乎意料的坏消息。
进出口在萎缩,却难言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大幅下降。人民币坚挺,但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却并没有减少,占到这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份额反而在稳步增加。去年前三季度,也就是人民币并未实质贬值前,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为4416亿美元,中国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不景气的当下,中国1~10月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而对美国出口增长5.2%。从美国的角度看,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口总额同比下降3.6%,而从中国进口增长5.5%。中国对美国出口逆势增长,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对外需求并未真正萎缩,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制造仍然保持强劲竞争力,两个强势货币国家之间,商品生产的互补关系并未逆转。并且,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美国统计的前三季度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为3162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额为1104亿美元,占三分之一。
中国的贸易顺差以史无前例的体量在积累。2015年上半年,全国贸易顺差1万亿元,到了11月,顺差飙涨至3.34万亿元,同比扩大63%。在一个自由开放的资本环境里,如此高的贸易顺差,早应该催生货币升值了。结果却是,按国际金融协会(IIF)的说法,2015年中国资本流出规模创纪录地超过5000亿美元,这笔巨大的资本项货币流动,或与1~11月的货物顺差相抵。问题是,海关总署尚未公布12月的贸易数字,相信这一个月的顺差也不会低,全年货物贸易形成的顺差完全可以覆盖资本项逆差。
但到了1月央行公布去年12月外储史无前例地减少了1079亿美元时,市场还是震惊了。12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第一个月,人民币一直走在下降通道里,投资者由此预计政府开始放任货币的自由浮动,可事实并非如此:央行付出了千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却未能阻止人民币对美元一个月内贬值2%。
岁末年初,对于想持有外币的中国居民,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每位居民每自然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此时更新,此时管控好居民汇率预期就尤为重要。
可惜的是,汇改10年第一次面对人民币贬值,央行的1079亿美元和加入SDR后放松管控的口风互相抵消,效果不彰,放出了居民兑换货币的洪水猛兽。
文 邢海洋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