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是一名报社记者,整天到处找新闻素材。这天,有位热心读者打电话来,说在城西的芦花村有位剪纸艺人,剪出的窗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罗浩听完后高兴极了,因为剪纸这门手艺在当地民间已近失传,如果挖掘出来报道一下,不仅弘扬了民间艺术,同时也能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撂下电话,罗浩就开车直奔芦花村。
到了村口,道路一下变窄,罗浩只好带着相机下了车,然后一路打听,来到了村西头的一个胡同口。这时,罗浩已经知道,这位剪纸艺人姓胡,叫胡正生,大约六十岁,就住在眼前的这个胡同里。
罗浩走进胡同,发现一家堂屋的玻璃上贴满了窗花,不用说,这想必就是胡正生家。想着,罗浩就朝院子里走去。
一边往里走,罗浩一边问:“请问这是胡正生家吗?”话音刚落,从屋里跑出一个孩子,说:“胡正生是俺爷爷,不在家!”孩子告诉罗浩,爷爷今天出门了,最起码要到晚上才回来。
罗浩看着孩子,心想不如先采访孩子,也算有了第一手资料。罗浩就把自己的录音设备掏出来,说想问孩子几个问题。孩子看着面前的录音设备,对罗浩说:“您想采访我是不是?”罗浩点点头。谁知孩子撇了撇嘴说:“俺爷爷说了,他不在,谁也不能接受采访。您请回吧。”
罗浩一看这种情况,也不便硬来,都怪自己没有提前打招呼,于是收起录音设备,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并要了胡正生的手机号,就从院子里退出来了。
罗浩在回去的路上问了几个村民,他们都表示胡正生人好,剪出的窗花更是好。这么好的人,规矩还挺多呢。
罗浩带着疑惑回了报社,遂掏出手机给胡正生打过去,却提示是空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小孙子把号码给错了?
罗浩想不通,就通过熟人,七拐八拐终于找到胡正生的联系方式,却发现前后两个号码大相径庭。电话接通后,罗浩说出采访意向,没想到胡正生说爽快地说:“好好好,你明天早晨过来吧。”放下电话,罗浩释然了。
第二天一早,罗浩给报社打了招呼,就开车去了芦花村。照常是到村口下车,步行到了胡正生家的胡同口。还没进胡同,小孙子就从胡同里跑出来,一看罗浩站在路边,忙停下来说:“叔叔您回吧,俺爷爷又出门了。”
昨天说得好好的,咋说出门就出门呢?罗浩一边往回走一边琢磨,还是忍不住掏出手机,给胡正生打过去。
胡正生接通电话,说自己正吃饭呢,孩子调皮经常逗别人玩。罗浩这才放了心,转过身就往胡正生家走。进了胡同,小孙子一看罗浩又回来了,连忙上前挡住了去路:“叔叔,俺爷爷真没在家,谁骗你谁是小狗。”
罗浩一听,只好掏出手机对小孙子说:“我刚才给你爷爷打电话了,你爷爷说正吃饭呢。”小孙子一听,这才放了行。罗浩进了家门,胡正生从屋里走出来。简单做了介绍,罗浩就跟着胡正生进了屋。
胡正生好像也挺熟练,搬出两把椅子,一人一把坐下,然后胡正生又把自己的剪纸工具放在两人面前,一边剪纸一边接受采访。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顺顺当当。罗浩搜集了一大笔满意的资料,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拟稿刊登,到时很有可能造成巨大反响。
罗浩一看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辞。这时,小孙子突然从一旁蹦出来,说想看看罗浩拍的照片。罗浩就把相机打开,一张一张地翻给他看。看到精彩的画面,小孙子兴奋地一扬手,不小心打到罗浩拿相机的手上,相机“啪”一声摔在地,瞬间黑屏了。小孙子闯了祸,害怕得哭了起来。
罗浩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捡起相机,却怎么摆弄也不出图像了。孩子所为,罗浩也不好说什么,就匆忙返程回报社了。幸好相机问题不是太大,回去就修好了。
一夜赶稿,一篇五千字的专访新鲜出炉。第二天,罗浩把这篇报道交给主编审阅,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发表这么一篇文章,肯定能为报社赢得好的口碑。
这边罗浩忙着要送去排版了,却突然接到胡正生的短信,说那篇报道不要发了。罗浩蒙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胡正生怎么了?罗浩立马把电话回拨过去,可一连拨了四五次,对方总是不接。
看样子事情出了变故,罗浩按照主编的部署,去胡正生家了解情况。罗浩开车进了芦花村,正碰见胡正生在街上。看见罗浩,胡正生主动上前打招呼:“罗记者,那篇稿子发了吗?”罗浩把接到短信的事一说,胡正生很惊讶,说这肯定是小孙子捣的鬼。
罗浩凭着职业敏感,预感到小孙子几次三番地阻拦,肯定不是单纯的调皮,而是有什么原因,就和胡正生一同回了家。
小孙子看罗浩又来了,一扭头进了里屋。罗浩朝胡正生使了个眼色,胡正生就紧跟着小孙子进了里屋。过了有一刻钟,胡正生从里屋出来,拉着罗浩就往门外走。
两个人到了街上,胡正生一看小孙子没跟出来,才跟罗浩说:“罗记者,我看那稿子还是别发了。”罗浩更不明白了,好好地咋不发了呢?
胡正生也觉着不好意思,就说道:“我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这孩子一年到头就跟着我。”罗浩不明白,胡正生怎么扯起了这些,就问:“那和发稿子有关系吗?”“按说是没关系,可小孙子觉着有关系。”胡正生说。这时,胡正生才说出了小孙子的心思。
原来,这小孙子看电视上那些成了明星的人,整天天南海北地跑。小孙子怕爷爷一被报道成了名人,也同样顾不上家。本来父母不在身边,就挺孤独的了,爷爷再飞了,小孙子可不愿意,就三番五次地使绊子,不让罗浩采访爷爷,还想办法撤掉那个稿子……
罗浩听到这里,重重地点了下头:“这稿子咱不发了。”罗浩心里知道,稿子再重要,也不如那浓浓的亲情重要。不过,罗浩虽然不打算编发这个稿子了,但他心里却有了新的想法,他想编一期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报道,让乡下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注。罗浩隐隐地觉得,这样的稿子更有意义。
(发稿编辑/黄素萍插图/卢仲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