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记

时间:2016-12-27 17:20:42 

下乡养儿记

作者:郭建光

冯丽丽最早发现女儿的“问题”,是在2007年。

这一年秋天,天天该上小学了。开学的第一个早晨,夫妻俩将女儿送到教室门口,一路上,女儿都高高兴兴。但放学后,她的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夫妻二人费了半天工夫,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女儿不习惯小学“有规矩”的生活。

好说歹说,冯丽丽鼓励女儿连续上了10多天学。但每天早晨起床后,女儿都重复同样的话:“我应该上学,我想上学,可我不敢上学。”

大约半个月后的一个早晨,当冯丽丽和女儿敲开教室门时,正在讲课的任课老师一把将天天拽进教室,嘴里嘟囔着说“打断了讲课”。冯丽丽急忙阻止,哭着对老师说:“你不要拽了,我们不上学了。”随即,她为女儿办理了退学手续,母女俩抱头痛哭。

“我没想到,女儿一下子成了‘问题儿童’。”冯丽丽抽泣道,“从那以后,女儿就经常对我说,妈妈,我好失败。”

冯丽丽发现,女儿自退学后,“症状”加剧,晚上常常做噩梦。到了后来,女儿晚上都不敢睡觉,以致昼夜颠倒。这位母亲还留意到,原本爱说话的女儿变得敏感脆弱,让她做什么事,她总是退缩。

为帮助女儿恢复正常,冯丽丽夫妇开始参加各种关于“问题儿童”的交流活动。走进这个圈子他们才发现,像天天这样对上学有恐惧感的儿童并不少。在一次关于儿童教育的交流活动中,天天的爸爸认识了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乔艳坤。乔艳坤在听他讲述完女儿的问题后,给天天开出了“药方”:到乡下去生活。

2009年3月初的一天,以写作和校对为生的爸爸发动起家里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妻子和女儿朝村子出发。

到地方后,天已经黑了,整个村子很安静。他们匆匆收拾了一下就躺下休息。平日的“夜猫子”天天,出乎意料地早早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天天就催促爸爸妈妈起床,到外面看一看。冯丽丽看着在空地上奔跑的女儿,有种莫名的感慨。

连续几天上午,乔艳坤都出现在这个家。通过观察,她向冯丽丽夫妇提出了第一个方案:让天天做饭,培养生活能力。

“能行吗?”冯丽丽不解。

“没问题!”乔艳坤回答道。

这位长年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有其理论基础:孩子的生活能力越强,自信心就会越强,将来驾驭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而做饭,是培养生活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自然,这个方案遭到天天的反对。其后一连几天,乔艳坤中午帮着冯丽丽做饭时,都会叫天天帮忙。天天不答应,她也不坚持,就做一些能引起天天兴趣的事情。一次做西红柿鸡蛋面,乔艳坤直接问天天:“你要洗西红柿还是要打鸡蛋?”天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打鸡蛋。

此后几天,乔艳坤又鼓励天天独自去菜市场买菜、买豆腐。她还鼓励天天动手包包子。当房东大妈对天天包的包子赞不绝口时,天天做饭的兴趣更浓了。

“那时候,天天经常说,妈妈我会做这个了,我会做那个了。我觉得,她的自信心回来了。”冯丽丽回忆。

乔艳坤告诉冯丽丽:“孩子的自信不是夸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思考,做出决定,去行动,最后得到结果。有了这样一次次的过程,自信就会慢慢生长出来。”

房东大妈买了兔子,送给天天两只,她就开始每天喂兔子,后来还养了小鸡和小鸭。在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冯丽丽发现女儿发生了很大变化,天天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对待自己也不像以前那样“冲”了。每天中午天天都会主动问妈妈想吃什么饭,妈妈吩咐后,她就自己准备食材,给妈妈做饭。几个月内,冯丽丽几乎每天中午都能吃到8岁女儿做的饭。

一天散步的时候,天天看到羊群,就缠着爸爸妈妈给她买一只小羊。在征得乔艳坤同意后,天天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只小羊。天天给它起名“小山”。在放羊的过程中,天天对各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央求爸爸进城的时候给她买一本关于野生植物的书。让冯丽丽想不到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女儿就读完了这本书。每次冯丽丽和女儿一块儿出门的时候,女儿总能给她讲出各种野生植物的名字。有一次,女儿甚至给冯丽丽采了很多野花,让她泡水喝,说这是从书中学到的知识。

冯丽丽和乔艳坤说起女儿的各种变化,感慨不已。乔艳坤向她解释道:“你以前的方向错了,教育的本质是引导,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的、天赋的、智慧的生命力,所以成年人要做的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自己。”

一家人刚搬到乡下的时候,女儿要出门,冯丽丽总是不放心地跟在后面,看着女儿玩。女儿也习惯了这种依赖,出门时总要叫上妈妈陪伴。

“这种状况非常不好,影响孩子的独立能力。”乔艳坤几次和冯丽丽说。

冯丽丽也认同乔老师的说法,但她还是放心不下。

从14岁开始,冯丽丽就是这么焦虑。那年,她父亲所在的水泥厂发生爆炸,父亲在爆炸中遇难。姐姐接了父亲的班后,母亲不放心姐姐路上的安全;妹妹经常玩到天黑也不回家,母亲就和几个孩子一块儿找。

母亲的这种焦虑,延续到冯丽丽身上。女儿天天从小体弱多病,跑遍了北京“所有有儿科的医院”,冯丽丽常焦虑、抱怨。

乔艳坤观察到,冯丽丽又将焦虑的情绪传染给了天天。因此,她在引导天天的同时,也开始引导冯丽丽夫妇。

邻居家的小男孩,年龄和天天差不多。两个孩子一会儿玩,一会儿闹别扭。

“放心吧,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他们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处理好。”乔艳坤开导冯丽丽。

对此,冯丽丽始终不相信。直到有一天,女儿告诉她:“妈妈,以前我不会跟小朋友打交道,跟谁都玩不好。我现在可有办法了,我想让东东跟我好,我就对他好,有什么事我都帮他,向着他,他就把我当朋友了。”

冯丽丽听女儿这么说,松了一口气。

一天,天天端粥时不慎烫到了脚,冯丽丽流着泪处理了天天的烫伤。乔艳坤目睹了全过程。事后,她告诉这位妈妈:“那个时刻,你是在爱童年未得到爱的自己,而不是孩子。”

果然,冯丽丽在儿时遇到过同样的事情,母亲在她烫伤后,对她严加斥责。

“天天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人格缺陷。”冯丽丽终于明白了,天天之所以软弱无力,和自己有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女儿越来越脆弱。

短短几个月,8岁的天天学会了诸多本领。

她会养各种小动物,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她学会了辨别植物,凡是在乡下那块土地上出现的植物,她几乎都能叫出名,甚至还能说出其功效;她学会了交朋友,在村里有了几个好朋友;她也学会了种蔬菜、垒墙;她还会包包子、包饺子,甚至做鱼和红烧肉……

冯丽丽逐渐明白乔艳坤和她说过的:“天天本来就是棵小树,是你们两棵大树使劲给她遮风雨,同时也遮住了阳光,她才没有长壮。父母让出了空间,孩子才开始自己成长。”

突然有一天,天天对妈妈说:“我要上学,要和小朋友一起读书、一起玩。”

“天天不再害怕上学了。”冯丽丽笑了。

为此,一家三口搬到北京郊外昌平区另一处乡下。在那里,天天在一所特色儿童教育学校读了3年。又有一天,天天提出要求:“我要上普通小学。”

“不怕考砸?”冯丽丽问。

“我不怕。”女儿回答说。

随后,夫妻二人就开始给女儿找学校,一所挨一所参加插班考试。前几次,天天的成绩都不理想,未能达到学校的要求。几次考试失败后,冯丽丽发现女儿更加用功了。即使在公共汽车上、地铁上,女儿也一直捧着普通小学的教材看。春节期间,她发现女儿几乎没出去玩过。

“这应该都是那段乡下生活,以及乔老师给她的力量。”冯丽丽感慨道。在乡下的那段日子里,冯丽丽曾担心乔老师对女儿的一再加压会挫伤女儿的自信心。

“我知道你们平时对天天说话很温和,非常照顾她的自尊心。但是为什么天天没有力量,什么都怕呢?”乔艳坤说,“因为真实的社会不是这样。老师会批评她、惩罚她,小朋友会欺负她、嘲笑她。我给天天展示社会最真实的一面,让她学会面对,反而给了她力量。”

终于,天天考取了一所公立小学,正式成为一名五年级学生。两个月后,天天竞选当上班长,并成为大队长。这样的结果,让冯丽丽非常满意。

今年小升初之前,天天的另一个决定又让冯丽丽大吃一惊:她要参加择校考试。“我是插班生,可我不比别人差。”天天说。她所在的小学,300多名毕业生中,有60名选择参加择校考试。最后,她顺利通过北京朝阳区一所重点初中的考试。此前的择校考试,天天也失利过,但她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都参加过神秘的考试了!”

冯丽丽发现,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充满力量的孩子。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世间百态

美图欣赏

世间百态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