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欧阳修传》读后感

时间:2017-04-26 08:37:26 

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近日,刚读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水照和崔铭着的《欧阳修传》,感慨颇深。着者为这本书拟了一个非常恰当以致无法更改的副标题——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古代文学,但我敢肯定的是大家对欧阳修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或者有人喜欢称“醉翁”或“六一居士”,总而言之,这个人物在大多数学生脑中都会有印象。对欧阳修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或许仅局限于他的几首散文和一些词,比如《醉翁亭记》《秋声赋》还有《玉楼春》《蝶恋花》等,他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深的造诣。但在我看来,这些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副产品,他的一生,不是以这些为主要目标的,而他的那份坚持,那份在纷争中的坚持才是最重要的。而文学作品的创造,一方面是他澎湃的才情与过人的勤奋,更得益于他志存高远,不追时好,不慕荣利的非凡品格。他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至”(《答吴充秀才书》),这里的道,既体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解,也是他正义凛然,独立不同的人格精神,一种铿锵有力的立身处世的原则。读《欧阳修传》,仿佛是在看一部电视剧,又仿佛我置身于宋代的某一个角落,在观察着这一切。之所以说它是一部电视剧,是因为他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冲突,可以称得上是情节曲折,可达者欧阳修克服的一次次的痛苦,又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称得上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的精神就是这样的,超乎想象。书中从欧阳修降临于世写到他六十六岁临终离世,而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六十六年中,纷争,似乎是他人生乐章的主旋律。正如着者的评价:自我心灵的冲突,朝政斗争的纠葛,至爱亲朋的分合……是的,六十六年的生命旅程中,他竭尽了忠诚,也饱尝过自责;他享受了尊荣,也蒙受过羞辱;他赢得了朋友,也失去过友谊;他刚直的性*情使他备受舆论的推崇,也使他结下了无数的仇怨。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段人生,让我们为他坚定地信念和达观的情怀而撼动不已。透过他的诗文,我们与他同喜共忧。我甚至奢望加入他们的圈子当中,歌词赋诗,曳橹泛舟,但我可能永远做不到的还是那份坚持。面对家事的变故,面对政敌的致命抨击,面对朝代的频繁更迭和繁杂的政务,一个人的心竟可以承受如此大的重量,这是何等的刚毅!我尤其羡慕的是文忠公和圣俞先生的那份友情,完全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那份友谊相媲美,他们是知己,即使是远隔千里,也依然书信不断,虽然总是聚少离多,但距离不但没有淡化二者的感情,却愈来愈深,不管谁身处何方,是升还是贬,他们总是相互扶持和鼓励,这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似乎是一种奢望。他们不会因为贫穷困窘而冷眼相对,不会因为诬陷而遭连累,仿佛世态炎凉与他们毫不相干,这才是真正的友情。欧阳修的独立人格,是他的文章充满韧性*,是这种人格,这种秉性*,使他被赏识,被提拔重用,为宋代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也正是这种执着的态度,使他成为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从韩愈到欧阳修,散文的审美旨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豪迈雄健格高气壮,到婉转流畅,从容自若。尽管欧阳修极为推崇韩愈,从少年时代起就以韩愈的文章作为自己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以为“学着当至于是而止耳”(《记旧本韩文后》),但他并非机械模仿,而是批评的继承,在吸收韩文特长的基础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成为既韩愈之后的有一位散文大师。他杰出的才能对当时及后世,无不具有典范的意义,“故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六一居士集叙》)“至修文一出,天下事皆向慕,为之唯恐不及,一时文字,大变从古,庶几乎西汉之盛者,由修发之。”(叶涛《重修(神宗)实录(欧阳修)本传》)他对后人的提拔,彰显着他毫无忌贤好胜之气。在他的慧眼下,韩琦,曾巩,王安石苏轼等脱颖而出,这些人不仅是文学大家,在政治上也是力能扛鼎的朝中重臣,为推动历史的车轮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是这些,还有诸如吴充,祖无择,杨辟等,都是欧阳修本人怀着强烈的爱才惜才之心,终其一生,也时时以识拔贤才,奖掖后进为己任,他曾在《与梅圣俞》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在欧阳修的赏识之下,一时间,宋六家并立文坛,如群星璀璨,大放异彩,北宋时期的第一个文学高|潮也随之出现。欧阳修已离我们远去,一去就是一千多年,而这一千多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冲淡他的光辉,反使其愈加明亮。猜想当年,坎坷逆境之中,他超然豁达,意气自若,不作戚戚自怜之态,德隆位高之时,恬淡自守,急流勇退,不做贪禄恋一宠一之徒。欧阳修的崇高气节和伟大人格,影响了整个宋代乃至我们今天。伟哉,文忠公!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