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乐观租房者的自白

时间:2017-04-26 11:27:41 

我很欣赏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叫熟悉的地方无风景,但这也不是绝对,有时候熟悉的地方也是风景无限。前几天,和邻居聊天,偶然获得了一组数字,数字如下:在我们这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共48家住户,有26户把房子租给了外地人,有3户是与人合居。26+3=29,48-29=19,也就是说,老邻居只剩下不到40%了。

亲爱的读者,假如您是这样一位人士,看见某官方统计数字就爱打个问号、或者看见某财富幸福指数,就会头大。并深知各大城市某些数字如今都是“混算”,求的是平均值,然而,富的真富,穷的真穷,拥有社会80%财富的只是占20%的群体。您不必对我这组数字起疑,它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它真实、不含任何水分且有案可查的。那幺,邻居都到哪里去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已思考多时了,我不是社会学专家,在这方面理不出头绪,但说到文学性*吗?还多少懂一点,有一个词汇,可以真实地勾勒这种现象,这就是“生活在别处”。

实话实说,我的邻居大部分是小老百姓,收入不高,下岗的下岗,失业的失业,找工作都挺难,养家糊口的绝招就是把房子出租。有的搬到郊外长期租农民小一平房住,有的是“挤老”,重回老少三代挤在一起的老路,有的像我一样与人合居。而生活富裕有好几套住房,再靠租房锦上添花的人家呢?我不能说一个没有,但真的是很少。坦白地说,如果我们不租房或不生活在别处,也能过自己的日子,但生活马上就有了一一团一糟的感觉。许多家把房钱看成是一笔救命的收入,除维持过日子之外,把房钱一点点攒起来,以备将来孩子上大学,或者等孩子将来结婚,要幺是留着养老或给父母看病等等。因为这些原因,许多人不敢奢侈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昨天,有对夫妻从郊区匆忙赶来,来收房主的半年房钱。我们聊天时,男的说了一句话,让我难过了一星期。他说:“咱过得是不是一种‘疑似北京人’的生活?”难过归难过,这话毕竟有点夸张,但不管怎幺说,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大部分出租房屋的北京人,不会玩一种“疑似穷人”的游戏。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博客里哭穷,一不小心引起了轰动,但穷人哭穷不是新闻,且没人搭理你。在我看来,没有谁比我的邻居们更热爱生活了,是百分之百的乐观主义,虽然穷,下岗失了业,但家里的地板擦得贼亮。不把地板擦得贼亮的,就想办法租房生活在别处。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像上海、杭州等某些市民也莫不如此。许多原来城市中心居住的小市民,早已“穷”得不知去向,让出地盘给富人。就像北京的十多万大军买房去了河北。而靠出租房的小老百姓呢?买房买不起,跟大房地产商们较不起劲,等房价将来像股市跳水后再买,那不可能。所以说,为维持一个北京人的体面,不给北京的GDP值“跌份”,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只能出租房,生活在别处。北京有句老话这叫“死扛”,至于说到我们这栋楼,俨然已变成了外地人长居短住的大旅馆了,那也是我们自愿的,就像北京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外地民工一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外地人租房。总而言之,刘欢在电视剧《水浒》里唱的主题歌,最着名的两句是唱给我们的,“该出手啊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啊!”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