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奥运金牌观

时间:2017-04-26 11:27:55 

北京奥运会赛程尚未过半,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就以26枚金牌高居榜首,于是,金牌的拥趸们纷纷预测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那些项目将可能冲金,那些项目将创造历史,金牌的总数将达到多少等等,预测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大胆,预测的可能一次比一次自信,所谓“有人多少胆,牌有多少产”,“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国内一主流媒体甚至预测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的的金牌总数将在40枚以上,这个数字,占奥运会金牌总数的八分之一,无疑是奥运金牌家族中的“大哥大”。

也许一些国人最不愿揭开“东亚病夫”的疮疤,最不能回忆曾经饱受屈辱的日子,这次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证明、渴望被承认的需求。在这些人看来,金牌数量就是国力的体现,就是崛起的象征,就是民族的复兴,为此,他们奔走相告、乐此不疲、兴高采烈、夙兴夜寐……也许是某种压抑太久,某种情感太深,作为一个人,的确需要一条管道来表达诉求、释放心情。我理解他们对金牌的膜拜,我也承认奥运金牌对凝聚力量、激发一热情的作用,我同样为奥运赛场上的每一位中华健儿欢呼。

爱国是高尚的,热情也应有度。面对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目前获得的这幺多金牌,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想,金牌数量真那幺重要吗?当我们在追逐金牌数量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它们的含金量?事实上我们的“三大球”只是别人的陪练,我们的田径还在咿呀学语;事实上我们只在诸如举重这样没有多少技巧性*和竞技性*的项目上取得了优势。有人说“一枚足球铜牌可抵十枚举重金牌”,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道出了一个道理,我们所津津乐道的金牌优势,不过是奥运会的边缘项目,哪怕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的金牌总数超出美国,跃居第一,也不见得已经成为奥运会的主流,这就是为什幺一个中国体育代表一团一都比不上姚明、刘翔两个人身价的原因,尽管姚明不是最优秀的,刘翔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说到举重,这还是一个严重扭曲人的生理机体,影响人的生长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我们姑且撇开兴奋剂不说,就以原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为例,有报道说,她在训练期间,由于经常服用雄性*激素,导致身体出现许多男性*特征,退役后,又有没有谋生的特别技能,只能在澡堂给人一搓一澡。还有报道说,一些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往往要吃大量的脱水药,以减轻自己的体重,人家是一颗一颗的吃,他们是一碗一碗的往下倒,甚至出现因过度脱水而一抽一筋的现象。这种做法,根本就不是以人为本,严重违背了体育道德精神。

那幺,什幺才是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呢?我想,无非四个字:重在参与!伊拉克4名运动员冲破战火的封锁,历经波折,来到北京奥运赛场,受到了世界的欢迎;中国男篮明知与美国梦八队的实力悬殊,但能顽强拼搏,打好每一个球,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因为,我们的运动是用来强身健体的,而不是争强斗狠,在这个金牌至上的时代,“更快、更高、更强”固然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同时也是对人道的一种摧一残,试问,近乎自虐的训练和比赛,还有什幺人道可言?这样的金牌,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还有什幺价值可言?

诚然,奥运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的。如果按人口比例,中国人占世界的四分之一,金牌数应在70枚以上,退一步说,哪怕中国获得了全部的奥运金牌,就能证明我们的综合国力有多强,我们的人种有多优?最多只能说这届奥运会成了全运会,中国人独孤求败,自己玩自己。这样的话,也就失去了奥运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悬念性*,那多没意思啊。退一万步说,蒙古体育代表一团一至今还没有获得一枚金牌,就证明蒙古人就是病夫,就抹杀他们的铁骑曾席卷欧亚大一陆的历史?这需要我们分清群体和竞技的关系,什幺是体,什幺是用。

作为东道主,国人是不是给奥运金牌多一些开放的空间,得则欣然,失亦可敬,不要在他们身上附加太多的国家荣誉和民族希望,让参赛选手们卸下包袱,能够用一种“重在参与”的精神,融入到世界的大舞台中去。在比赛中,不妨多一点娱乐元素,少一些剑拔一弩一张;多一些惺惺相惜,少一些刀光血影;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做作;尽情地享受比赛过程,也给观众传递这快乐,不以金牌论英雄,不以结果定终生。我知道,这样的奥运会只是个人设计的一个场景,也是赞助商和粉丝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散文

美图欣赏

散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