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机出现之前 英国人如何拆弹

时间:2015-10-10 19:29:29 

二战期间,直到英国多个城市发生炸弹爆炸事件,战争部才意识到还没有人能处理尚未爆炸的炸弹。于是当局广而告之招揽愿意尝试拆弹的人士,最终吸引到了工程师、科学家、设计师、一位伯爵以及他的秘书和专车司机。他们接受的训练十分粗浅,看过引信长什么样后,就分组出发开始处理未爆炸的炸弹了。

任务实际上十分艰巨。单单在伦敦,德军每晚投下的炸弹就有1000吨。每天一早,拆弹小组和送奶工一样准时开工,他们带着扳手、绳子、照明镜、细线和铲子,需要挖上一个大坑才能发现炸弹的外壳和固定引信的螺帽。

不幸的是,拆弹小组并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什么。10个炸弹里有一个落地后并不爆炸,可他们区分得了真正的“哑弹”和未到点的定时炸弹吗?但不管是哪种,都没有好事。

除了常规炸弹外,纳粹德国空军还会投下一种长约2.5米、粗有60厘米的鱼雷形水雷。这种炸弹大部分装着定时引信,有一部分是磁引信,甚至能被附近的铁铲引爆,爆炸后产生的气浪足以把人抛至400米开外。

正因为拆弹的风险极高,程序上要保证每次只能有一名拆弹人员处于危险中。进行拆除作业的人员就像一个过于谨慎的牙医,他会全面观察引爆装置,然后形成一个拆弹计划,再把每一个动作报告给安全范围以外的后备队员,由后备队员一一记录,避免重蹈覆辙。

英国首相丘吉尔把拆弹称作“最为凶险的任务”。20世纪40年代,拆弹小组组长的平均工作寿命为7到10周。前面提到的那位志愿者伯爵,在成功拆毁了34枚炸弹后,被第35枚炸弹炸死。

炸弹爆炸时,假如检查人员就在近旁,那么爆炸产生的气浪会冲入他全身上下每一个开口,将整个人炸开。与此同时,炸弹外壳也在瞬间炸成碎片,变成一把把超音速剃刀,使人粉身碎骨。

和前辈比起来,如今的拆弹人员可谓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们配备了用于侦察的机器人,有些情况下可远程破解炸弹。

军队里的拆弹人员现在叫弹药技术官,而拆弹小组的组长通常被称“菲力猫”,就是同名动画片中一只9条命的猫。干这一行想必9条命也不够用。

(摘编自《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南方人物周刊15年28期

美图欣赏

南方人物周刊15年2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