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问题不在于你给孩子多少爱,而是你如何给予他们爱?”她回答说,“依恋理论仍然是目前关于育儿最重要的理论。但它的重点并不在将所有的关注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而是关于如何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connection),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根本目的。”
关系是一种感应的能力,即与某个人建立情感关联,站在他的视角去“感受”。劳拉博士认为,人类天生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需求,所有情感发展——包括我们规范自身情感、控制自我情绪、延缓喜悦表述、培养健康浪漫关系的能力——都是以婴儿时期的抚养为基础的。一旦建立起深刻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有了安全感,知道有人爱他、理解他,他们的成长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阳光雨露之下,植物自然欣欣向荣。
事实上,父母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在加固或者破坏这种关系。
与孩子相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与身体一样,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之中。他们的理性大脑中心还不足以控制自己强烈的情感。与孩子相处,父母经常遭遇情绪上的过山车,前一分钟还沉醉在他们可爱的一颦一笑中,下一分钟就鸡飞狗跳,怒气冲天,只恨深陷牢笼,翻身不得。事实上,育儿大部分的挫折感都来源于此。
对父母来说,为什么养儿育女这件事情如此容易触动我们的情绪开关呢?
劳拉博士的回答是:“因为你3岁的孩子发脾气,会触发你自己3岁时未曾解决的情绪,或者未经治疗的创伤。”
按照她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多多少少都受过情感上的伤害,比如愤怒、恐惧、失望,如果这些伤害在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关照或抚慰,就会暂时被压抑下来,深藏在某个隐形的情感包袱里,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成年后,每当情绪动荡时,这些受伤经历就会从情感包袱里被释放出来,占据主导地位。
“孩子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创伤的位置,让我们回忆起昔日的恐惧和愤怒。当孩子激怒我们的时候,往往是触到了我们潜意识深处的痛处,这是他在提醒你童年时代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育儿最大的障碍并不在于如何应对孩子,而是如何应对自己。你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创伤——这样才可能摆脱恶性循环,不给自己的孩子造成新的创伤。
在她的“平和育儿法”中,父母的愤怒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愤怒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就是你把孩子当成假想敌人在对待。你对这个敌人采取的战术,要么是跟他战斗,要么从他这儿逃走,要么就是面对敌人僵持在那儿。”
“我们所说的育儿,绝大多数并不是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而是发生在父母本身。当风暴酝酿之时,父母的反应既可以使它烟消云散,也可能发展为特大海啸。如果我们能准确应对这些时刻,当我们的情感按钮按下时,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反应,注意到我们何时失去了情感平衡,从而引导自己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只有当你平静下来,才能跟孩子重新建立起连接。”
60年代早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观察,根据温暖/呵护、管教策略、交流技巧和期待值等多个纬度,将大多数父母的育儿风格划分为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