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众历史影像馆的外墙上,贴着几幅抗战老兵的大幅黑白肖像。相片是由著名摄影师杨延康拍摄的。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18岁时离开家乡,南下投军,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任第五军某汽车连文书,走过“野人山”,去过印度。杨延康记得小时候家中有两个常年锁着的大铁箱子,有一个箱子里放着本钢皮的老影集,里面装着父亲的老照片。他曾经偷看到一张年轻的父亲身着军装的照片,用讲究的相角夹存着,照片上的父亲年轻英俊,神态威武。“看着他,我有几分喜悦和几分胆怯。我把父亲的记忆装在了心里,永远也挥之不去。”杨延康后来这样回忆。他把对父亲的记忆和情感带入自己拍摄的老兵照片中。越众历史影像馆外墙上的老兵们姿态各不相同,但都年近古稀却毫无龙钟老态。衣着简朴,面对镜头腰杆笔直,眼神淡定平和又带着坚毅的神情。看着这些照片,不由得想起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说过的名句:“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但记忆中不死的老兵们,正在慢慢凋零为一个失语的群体。他们承受了战争的苦和痛,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再提起它。杨延康记得自己的父亲从来没有细说过在滇西丛林中作战的岁月,儿女们只能依靠父亲偶尔流露的只言片语拼凑记忆。作为追忆往事唯一凭借的那张军装照,也在“文革”中化为灰烬。当亲历者禁言后,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就渐渐沉入了时间的黑暗甬道中。罗亚君是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这个基金会从原来纯民间的“关爱老兵网”发展而成,以发现并资助生活贫困的抗战老兵为己任,几经波折才有了今天更职业化的公益身份。但因为社会民众对抗战历史的模糊认知,基金会的筹款工作并不轻松。“在中国,有关孩子和灾难的公益是最容易得到公众支持的,但历史性的公益却很难做。”罗亚君对记者说。孩子代表着未来,灾难代表着现实,而老兵代表的是一段模糊不清的历史。罗亚君在做基金会的工作之前,曾经是一名记者,她对抗战历史也所知甚少,以至于“第一次看到‘国家记忆’的影像时很吃惊,甚至对自己产生了失望和怀疑”。
如今还在世的老兵平均年龄已经94岁,新的时代的重担又劈头盖脸压在他们年迈的身上。罗亚君曾陪同杨延康去湖南拍摄抗战老兵的照片,看见“一个老兵就住在一间窝棚里。床上是一堆烂棉絮,因为长久不见阳光,地上满是青苔。桌上是他的食物:咬了一口的肥肉,几粒发霉的荔枝,一碗散发着馊味的饭,两块硬豆腐。老兵坐在黑糊糊的床上,总在挠自己的身体。因为太久不见阳光和没有洗澡,他的身上也长出了类似青苔的东西”。与国内一些同类的基金会相比,关爱抗战老兵基金会做得相对低调。因为眼看着那些让人震惊的贫困,“会让人觉得,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怀,而是首先帮助他们生活”。罗亚君对记者说。
但对这些老兵来说,怜悯并不是他们最渴望获得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抓住和表达那段历史。罗亚君告诉记者,有的老兵只愿意领取一个月的补助,因为这样他可以得到一个抗战老兵的身份证明。还有的老兵虽然生活清贫,却成为基金会的捐助人,为曾经的战友捐款。虽然过着艰难甚至不堪的生活,当寻访历史记忆的镜头对准他们,他们老迈的身上又会浮现自尊不屈的神情——这是那段历史的表情。历史或许永远无法完整地表述了,但印记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脸上。
主笔/陈晓 供图/越众历史影像馆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