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火山:战国历史的高潮与终结

时间:2015-12-25 13:40:30 

时代精神的逆转,经济模式的更新,战争规模的升级,乃至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的成型,恰似《孙子兵法》中“风林火山”的四如真言,催生出了影响其后2000余年中国历史的秦制。

孟子见魏惠王之时,为公元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由于在旷日持久的河西之战中日益不敌秦的军事压力,惠王已经将国都由缺乏屏障的安邑迁到了东方的大梁,故史书也称他为梁惠王。这位64岁的老人家好奇地打量着同样人到中年的孟子,一本正经地问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可有什么好建议能惠利于鄙国啊?”

孟子闻听此言,颇觉不快,便也直白地回答道:“大王为什么总把‘利’字挂在嘴边呢?照我看,该追求的应是仁义啊!一国之君、一国之大夫、一国之庶人,倘若都受利益的驱使,交相攻伐,社稷必不得长久。追求仁义则不然:仁者必不致抛弃至亲,义者必不致不顾君王。大王又何必舍本逐末,言不及仁义而汲汲于利呢?”

双方对这次短暂的会面印象都不甚佳。两年后,魏惠王与齐威公晤于徐州,交相僭越称王,显然没有把孟子的建议太放在心上。而孟子对惠王纠结于人口、土地、征伐之类实利的态度也颇不以为然,攻击这位老先生“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他后来东行至滕国,以“政在得民”之策授滕文公,据说政绩卓著,但小小的滕国仍在前296年为更强大的宋所灭。其时孟子依然在世,未知他对此作何感想。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孟子见梁惠王一事的意义又丝毫不亚于公元前416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米利安人对话(Melian Dialogue)。这是两个被时代抛弃之人的会面:孟子所秉承的儒家学说,在有征伐而无礼乐的战国时代已成明日黄花。以纯粹物质为基础的军国主义大行其道,所催生的只能是尽物量之精神、粗犷张扬的“霸道”,而与“敬天法祖”的周礼旧义相悖。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感慨彼时的儒士“嗛然而终日不言”,“无廉耻而耆饮食”,便是针对儒家之不兴而言。然则“望之不似人君”的魏惠王,同样有其烦恼:魏这个中央大国通过变法积累起的物质力量优势,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而迅速衰减。在西方,新崛起的秦国经过30年以上的苦战,逐步夺回了河西之地;在东方,赢得桂陵、马陵之战的齐国正迅速接近其权势的峰值。侧翼大国取代了中央强国,成为诸侯体系的问鼎者,也使三晋之地沦为被欺凌和攻略的对象。故惠王汲汲于“利”,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两个失败者的对话背后,是诸种变化因素的形成累积和风起云涌。思想、经济、军事、政治四股要素的合力,推动着东周诸侯体系朝大一统的方向复归。如“兵圣”孙子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风林火山之中,战国历史的高潮即将到来。

风:时代精神的逆转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火山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1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1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