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闲懂些文墨,听出所有人里以周玉安所对最为佳妙。薛方晴似也是这般想,一双美目望定了周玉安:“适才周公子仗义出手,逐走了盐帮的粗人,小女子还未谢过。”说话时眼波如星屑流洒,看得宾客们神魂一荡。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周玉安悠悠叹息,“周某近来心绪烦忧,偶然听闻今日薛姑娘要在此间出句对诗,便来以文会友、聊遣郁怀,实无他意。”
薛方晴浅笑道:“周公子这般说,想来是瞧不上小女子了。”
周玉安忙道:“不敢,不敢。”
“什么玩意儿!”忽听“啪”的一声,有人大声喝骂,将茶碗摔碎在地。
其余来客被周玉安比了下去,正觉不忿,没想到竟有人出言不逊,顿时幸灾乐祸,都去看那摔碗之人。
只见那人三十来岁,衣衫俭朴,身形瘦削,样貌很是平凡。倒是与他同桌的两人,一个是衣衫华贵的大胖子,另一个却是宽背粗臂的壮汉,瞧着颇不寻常。
周玉安皱眉回望:“阁下这是何意?”
摔碗的人正是陈闲,他喷出一口茶水,道:“这等劣茶,实难下咽。”
周玉安一怔,却有人抢先斥道:“荒谬!簌玉楼的茶用的是杭州上品明前龙井,何劣之有?”
陈闲道:“论茶一看茶品,二看水品,明前龙井自不算差,但用水却劣了。《茶经》有云:煮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你且说说,这簌玉楼的茶是用什么水煮的?”
那人张口结舌,答不上来。
周玉安颇精茶道,闻言一笑,侃侃而谈:“兄台说煮茶宜用山水,此言得之。然山水亦有高下之分,《煎茶水记》中记有妙水二十品,其中庐山康王谷之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蕲州兰溪之水第三……据我所知,簌玉楼烹茶所用的水,正是天下第三的兰溪之水,与明前龙井俱为高妙。”
陈闲冷哼道:“茶烹于所产处,才可得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减半。以蕲州水烹杭州茶,有何高妙?远不如我自烹的茶水。”说着拍了拍行囊。
“比明前龙井更好的茶,倒也并非没有,原来阁下带在身上。”周玉安摇头微笑,“可是水呢?总不能阁下还背了庐山泉水来煮茶,那可远得很了。”“庐山、惠山之水,我都没有,但那也不算什么。”陈闲道,“阁下若是不信,不妨与我打个赌,就赌我能不能拿出更好的水来。谁若输了,须向对方低头认错。”
周玉安很是好奇,笑吟吟道:“好,你若拿得出,我自不会不认。只是世上还有什么水能比庐山康王谷的谷帘泉水更适宜烹茶?”
陈闲从行囊里取出一只葫芦,道:“听阁下言谈,亦是茶道中人,不知是否听过昔年蔡襄与苏舜元斗茶一事?”
周玉安寻思良久,皱眉道:“你说的莫非是竹中之水?”
“正是。”陈闲点头,“《江邻幾杂志》有载,蔡襄以精茶配惠山泉水,却仍败给苏舜元用天台山竹沥水煎成的劣茶。”
堂中宾客闻言议论起来,薛方晴也望向陈闲,若有所思。
周玉安道:“竹中藏水,比之山泉水更多了一份清竹灵气,自是无上妙品,然而天台异竹终究只是传闻,是否真有,尚未可知。”
“这葫芦里所封藏的,便是我从天台山取回的竹水,清气内蕴,与寻常水大为不同。”陈闲从葫芦中倒出一碗水,递向周玉安。
“哦?这倒是罕见了。”周玉安目光微亮,却不接那碗水。
陈闲又道:“是真是假,一尝便知。”
周玉安一时迟疑。
崔重叫道:“你还有这好东西?我先尝尝。”抢过葫芦倒出一碗喝干,又道,“真不赖!”燕横见状,冷冷接过葫芦倒水,也喝了一碗。
他俩知道这葫芦里不过是今日刚在城门外一处茶棚灌的井水,喝完都望向周玉安。
陈闲又倒出一碗水,劝道:“此等好水,阁下当真不喝么?”
周玉安一笑,接过了茶碗。
(五)
崔重与燕横心中都是一紧。
周玉安端着那碗水,沉吟片刻,却又放回桌上,道:“无论水是真是假,阁下能说出这天台竹水来,可谓博闻强识,周某很是佩服。”
“那你是认输了?”
周玉安含笑点头,未及开口,楼上薛方晴忽然娇声道:“世上还有这般奇水?小女子却也想一尝究竟。”
陈闲颇为大方,当即请楼里伙计将那碗水端到楼上。
周玉安略一犹豫,道:“薛姑娘,这水的来路恐怕有些……有些不明。”
“多谢挂怀。”薛方晴柔媚一笑,“难道还会有人在水里下毒来害我一个弱女子么?”
周玉安不再多劝,转去请教陈闲姓名,陈闲照直答了。
周玉安恍然道:“怪不得陈兄要与我打赌,周某对‘鬼赌’的名头倒有所耳闻。听闻陈兄与人打过不少怪赌,恕我直言,走的路有些偏了。不过周某却颇想与陈兄交个朋友,今后茶道上、江湖中,都可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