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然
学会运用资本思维
资本经济时代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了一根“杠杆”。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撬起更大质量的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中国人今后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个工具。
要想学会资本思维,必须先深刻理解什么是资本。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资源的支配权,通过支配资源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这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资本思维的精髓是结构重组,即对资源的分子进行时空和结构上的调整,从而产生由“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果。宏观方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重组,比如中国的国企重组,将大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
从经济层面上讲,今后社会上只有三类人:第一,资源者。他们是资源最直接的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作品,还有老师、律师等等。第二,配置者。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资源挣钱,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第三,资本家或投资人。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是所有资源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风险投资者就属于此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
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看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三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1.资源者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的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和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普通人只能在一家企业工作,通过出售自己的资源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精力都相差无几,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差不多,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校的学生与二本学校的学生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某些技校毕业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技能价值,要么爱思考、会做人,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的稀罕资源,比如外貌。长得好看的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如果长得好看,再加上运气好,还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也就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路明星,都属于资源者。这些人的特点是,其获得的财富是有限的。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照顾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辛酸的。职业经理人赚得再多也是有数的,有些过气的明星过得还不如普通人。
2.配置者(企业主)
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资源的效率成正比,不设上限。但同时他们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成第二类人。一旦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上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也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可以担任。而在中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资源的配置者。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90后”创业者纷纷走进我们的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资本家(幕后掌控)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有的。但在本质上,全部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的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快消品,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在老家做投资,操纵、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而不叫“自由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衡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
某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而是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那些公司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人物挖过来。
如果你有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1000万元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大钱。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谁都拼命想进化成第三种人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三种人赚的钱比第二种人多,第二种人赚的钱比第一种人多。因此,第一种人在努力进化成第二种人,而第二种人在拼命进化成第三种人。
大部分第三种人都是从第一种人或者第二种人进化过来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困难。这就是阶级固化,阶级间流动减少的原因。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只有两点: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你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方案,而且你觉得这个方案可以赚很多钱,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资金去运作这个方案?同样的方案,三星、华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资金,雇用更好的工程师,做更好的推广,你确定自己不是去给这些资本拥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条已经有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
你想开一个网店,你有没有资本去宣传?去压货?要么是你根本卖不出去,要么是你能卖出去,而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用同样的产品将你淘汰。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有千百种,为何你偏偏选择打工这一种?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还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赚钱?
怎样从第一种人
进化到第三种人
谁都知道第三种人赚钱多,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化到第三种人。要进化到第三种人,排除先天资源外,你必须一步一步走。
第一步,你要进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要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想象力和体现实力的时候,摆地摊、开淘宝店、做网站、做App、炒股票、做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给幼儿摄影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一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得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是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怎么用资本赚钱?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元,但是需要一个厨师。如果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元;如果雇用一个厨师,每月花8000元,饭店净赚2000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1000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1000元了(这个饭店赚2000元,还利息1000元,净赚1000元)。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元,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三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却没有成为第三种人,很好理解。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问自己怎么成为第三种人,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元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元钱更符合资本思维。
第三,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备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特点的人,其财富也有差别。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具有同样资本的人,其付出的脑力、体力不一样,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打工仔或者两个王思聪,一个努力思考、肯付出,另一个成天打游戏、睡觉,前一类还是要比后一类获得的财富多。但是如果聪明勤奋的打工仔总与打游戏睡觉的王思聪比,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
投入精力来做一件事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那么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万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七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你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的任务,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没有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用2个小时学习一门技能,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个小时,还有2800个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个小时,你也需要10年时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做的还是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个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个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而是在应对琐碎的事务,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每天重复的行为在塑造你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地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那样的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在自己身上则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你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已经可以靠这些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个小时试试。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很高兴,但每天如此,你会感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万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康乐摘自《青年与社会》2016年第5期,黎 青图)
赞一个 (8)收藏 (2)-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