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公司的大救星

时间:2016-10-21 15:16:56 

  充满魅力和个性的企业家要时刻谨记,他所做的都是要为公司服务,而不是相反。

  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到底有多重要?上世纪70时代,社会学家斯坦利·列伯森(Stanley Lieberson)及其合作者在研究美国一些大公司时发现,在影响这些公司利润率的各项因素中,首席执行官的影响占到14%,而行业因素占到16%。这些数据说明,当投资商在做投资决策时,选定一个CEO和选定一个行业,两者几乎同样重要。

  围绕列伯森的研究,有一些持续不断的探讨,特别是对14%这个百分比的不同看法。但学者和业界至少形成了一个共识:领导者的作用很重要。这点共识可以从美国公司中不断上升的CEO薪水和个人收益中看出来。

  魅力从哪儿来

  CEO的领导魅力,能把股民、投资者、雇员甚至大众变成粉丝信徒,这样就容易操纵市场。如何选定一个公司的CEO?候选者对一个行业的全面了解,对公司管理的熟练经验,对投资商的悉心负责的程度,可以从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等方面分析出来,这些因素都值得仔细考察。不过,当代社会中充满了雷同的职业人士:良好的教育背景,长期的职位经验,等等。对候选者了解得越多越好,冰山底下更深层的东西经常被挖掘出来,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也成为了考量的依据,例如候选者的个性。个性(性格)会影响到人的行为选择,而不同的组织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公司发展;所以,个性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什么样的个性或性格对公司的发展是好的?这是一个尚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回答,可以从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家荣格那里得到一些启示:外向型的性格,更多地与个人和组织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至少在鼓励投机的时代和社会,外向型性格的人会更有工作上的优势。外向型的人更容易和别人建立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从而更能获取信息和资源;他们更容易被人认为有个性。但反例也比比皆是,如,中国东汉的开国名将冯异。《后汉书》上记载他“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征战时,冯异总是从长计议,不计较一时成败,所以光武帝刘秀说他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每次打仗结束后,诸位将士喜欢聚在一起表功,而冯异却常常一个人躲在大树下休息,被称做“大树将军”。但他善于集中火力克服困难、打赢关键的硬仗,成语“披荆斩棘”即出自刘秀对他的表彰。和计较得失、竞力争功的将士们不同,内敛谦让的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

  那么,如何了解公司领导者(及候选领导者)的个性,并预判它们可能对公司及其产品品牌带来的收益和损失?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企业家的个性及其影响,会遇到难以避免的难题——企业家通常都不愿意像在实验室的被试对象那样被人测试。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拉凯什·库拉纳(Rakesh Khurana)在其《找寻公司救星》一书中,研究美国上市公司的CEO任命机制。他指出:由于投资资本主义的兴起,CEO的任命过程越来越依赖公司外部的劳动力市场,而不是从公司内部来选拔。这些从外部找来的CEO们,不一定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有细致的了解,但他们一定得有迅速提升股票价格的能力。因此,他们的外形、口才等魅力性的“资质”变得重要了。CEO的领导魅力,能把股民、投资者、雇员甚至大众变成粉丝信徒,这样就容易操纵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选拔这样的魅力型CEO,上市公司和猎头公司需要学会分析媒体、自媒体等大众传播的信息,如候选者的曝光率及曝光内容等。当“魅力”成为一个上市公司CEO的必需资质之一的时候,大家(包括CEO自己)就会相信这种东西的存在了,关于这些CEO的新闻、轶事和传记图书之类也会增加,这些都成为进一步了解及评价企业家个性的资料。

  当今世界,从大众媒体来看,个性张扬的企业领导者似乎不少,他们对企业的成功引导的故事也不鲜见。事实是,个性张扬的成功人士更容易接受媒体的采访,或者更愿意写自己的传记和传奇故事,从而导致了一个偏见:企业领导者个性张扬才容易取得成功。可是没有统计学的依据能证明这个判断,因为有些内向收敛型的人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和苹果公司已故的领导者乔布斯相比,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是个内敛的领导者,但他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应该是大于乔布斯的。

  管理学家明兹伯格发现,企业领导者的传记之类的媒介,使得人们更容易相信,取得持续重大成功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甚至可以被称为“伟人”;这让人们忽略了企业领导者工作的实质,即他们需要有耐心地处理大量平淡无奇的事情,他们的工作既不激动人心,也很难有可测量的成果。

  魅力的产生是个复杂的过程。在现代社会,既有媒体的渲染和制作,也不否认有领导者本人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应该被神秘化:华为公司的任正非、万科集团的王石以及一些不太著名的领导者们,都有在不同的职业中历练的背景,他们职业背景的复杂性与许多业务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形成鲜明对比。由于丰富的职业历练,他们都具有超强的概念、人才和资源的整合和制度创新能力,使得他们能像黏合剂和催化剂一样,把公司发展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这种能力不容易通过学校教育得到,在别人的眼里,他们就具有了某种魅力。

  如何应用“魅力”

  到底是公司为自己服务,还是自己为公司服务,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更持久也更重要?

  当企业领导者自己也相信自己的魅力,并且愿意使用魅力来影响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的时候,他们就容易变成自恋式的领导者。近年来,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这些自恋的企业领导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别人对他们的成功印象;如通过网站、年报及广告等公司宣传材料,大量引用领导者的话语,刊登领导者的大幅显眼照片。这些自恋的魅力型领导者,从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盈利增长并没有比其他类型的领导者更显著。但他们确实有不同,在他们的领导下,公司的增长过程会更加波动,上下变化的幅度会更大。

  靠投资来发展的增长模式兴起以来,上市公司们越来越倚重魅力型的领导者。领导者的魅力甚至成了操纵股价的一种工具。但人们依然不清楚,魅力型的、个性张扬的领导者对初创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初创公司选拔领导者,也要依赖于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如何让投资方信任、把资金和权力交给一个陌生的人,除了简历上的必要信息,魅力和个性也会成为一个考量因素。而被选拔的领导者也要清楚:展示或隐藏自己的魅力和个性以及向谁展示,会对一个初创企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锤子手机的声名就与罗永浩息息相关。罗永浩在青年大众中知名度较高和他的不大寻常的经历有关,如他早年办英语培训学校、办博客网站、出书(《我的奋斗》)、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以及和一些网络知名人物的微博互动。尽管罗永浩说自己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他的一系列行为已经表明,他是一个高调的、个性鲜明的企业家,在一部分青年群体中存在魅力形象。在2014年10月,锤子手机SmartisanT1出来几个月后,他接受媒体群体采访时,却承认T1手机出来几个月就大幅降价是因为他的无能。罗永浩表示在下一部产品出来前要少说话,少发布信息。

  企业领导者在公众面前代表的是公司,谨言慎行是必要的,但少说话倒也未必。口头的交流和沟通是公司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之一,实际上,能说会道的企业家,还应该利用自己的这个优势,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只不过企业家要清楚向谁说话。在初创时期,企业家需要把公司成员凝聚在一起,为达到公司的目标服务,这时应该和公司内部的成员多说话;等成为在位企业,外部的力量对公司的发展更加重要,需要企业家多与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说话。说话多了,并且又能说到点子上,企业家的魅力会自然产生,影响公司发展和市场营销的能力也会更强。有魅力的个性企业家也要时时地思考自己和公司的关系:到底是公司为自己服务,还是自己为公司服务,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更持久也更重要?

  尽管尚未有定论,但是持有这些假定是现实合理的:企业家的个性会影响到其公司的发展模式;外向型的企业领导能有一些优势;投资资本主义让企业家的魅力成为一个评价标准;企业家个性的发挥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阶段;无论个性是否鲜明,企业家要为公司服务,而不是相反。

  文/韩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助理教授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读者2016年第16期

美图欣赏

读者2016年第16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