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

时间:2016-12-16 09:42:56 

《三国演义》第53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来,当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发对方谋反的时候,吴太后便想起了诸葛亮的这句话,使得魏延从此背上了“反贼”的骂名。那么,魏延的脑后真有“反骨”吗?

魏延根本没有谋反

纵观《三国演义》,魏延的“反骨”出现过两次,给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但这是小说的虚构。有人认为,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是想给魏延一个下马威,因为魏延本来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杀了韩玄,然后开城投降,献长沙于刘备,所以诸葛亮是想挫魏延的锐气。但这也是《三国演义》的虚构,诸葛亮从来没有讲过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还有一点,魏延并没有把韩玄杀掉。

魏延是刘备的老部下,早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是刘备的爱将。刘备打下汉中后,决定留谁来镇守汉中,全军上下都看好张飞,张飞也自以为非我莫属,结果想不到,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所以,当时全军上下都为之一惊。不过这也可以看出,刘备对魏延是非常看重的。然而,诸葛亮似乎并不买刘备的账,偏偏认定他(魏延)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人。不仅是诸葛亮,孙权也说过:“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如果魏延地下有知的话,可能会讲出这句话:“我比窦娥还要冤啊。”

为什么说魏延根本就没反呢?因为谋反的标准无非有两条:第一条,魏延投降曹操。第二条,魏延要篡位。魏延这两条根本就没有,那怎么谈得上是谋反呢?何来谋反之由呢?

同时,陈寿在《三国志》里面也明确地指出,魏延当时不过是想取代诸葛亮当全军的统帅,不过如此而已。虽然魏延不但公然违抗军令,还大搞个人意气之争,他烧了栈道,置蜀国军队的安危于不顾,那是头脑发昏。但另两个人也有责任,一个是全军统帅诸葛亮,第二个是诸葛亮的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长杨仪。

“魏延之乱,始于诸葛”

此外,有一种说法是“魏延之乱,始于诸葛”,张作耀的《刘备传》当中就说了,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一手策划的。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召开了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但是这一次军事会议上面有三点不正常。首先,参加的人员除了诸葛亮本人以外,还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征西将军姜维,独独把魏延排除在外。这是很不正常的一件事情。魏延当时担任的是征西大将军,比姜维要高得多了。

第二件怪事情,诸葛亮这一次决定由杨仪担任蜀汉军队的总司令。但是有一个问题,杨仪做三军统帅,没有朝廷的任命,名不正言不顺。

第三个问题很奇怪,诸葛亮下令,我死后全军撤退,返回成都。他当场任命魏延为断后将军。但接下来他又下了一条奇怪的命令,说如果全军撤退以后,魏延不服从命令,不要管他。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已经把魏延看成是一个异己分子。

诸葛亮之所以要这么排挤、看不惯魏延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知道诸葛亮用兵一生惟谨慎,但是魏延用兵同诸葛亮截然不同,魏延主张出奇取胜。所以诸葛亮想,如果我死后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魏延的话,不是把我的东西全部给否定掉了吗?对此,诸葛亮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个原因,诸葛亮比较喜欢循规蹈矩的官吏,而魏延性格比较倔强,这种性格的人,诸葛亮是绝对不可能喜欢的。

第三点,诸葛亮亲自指定了接班人,并打击魏延,排挤魏延是为了帮他的接班人扫除障碍,去掉绊脚石。

“魏延之死”真相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之死”和诸葛亮有关,但这其实又是《三国演义》的杜撰。真正杀死魏延的是杨仪和王平。诸葛亮大军撤退以后,杨仪便捏造罪名说魏延谋反。吴太后得知后,立即想起了诸葛亮的话──此人“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所以,她便让杨仪处理此事。随后,杨仪派王平去对付魏延,王平这个人也很厉害,他使用了一个计谋,对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就造反,你居心何在啊?”将士们一听魏延造反,哪还敢跟他,一下子就全都散了。这样一来,魏延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在这种情况下,王平拍马上去,大刀一挥,把魏延斩于马下。

所以,“魏延之死”,杨仪是背后主谋,王平是阵前杀手。

为什么杨仪会对魏延如此痛恨呢?原来,魏延生前和杨仪的关系简直糟透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闹不休。由此可见,“魏延谋反事件”实际上是一场内讧,窝里斗,并最终导致了魏延背上了“反贼”的骂名。

选自《老年文汇报》总第1470期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