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出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借用了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意为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至衰老。毛泽东借此来说,这种沧海桑田的革命性变化,是人间正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人间正道”的绝妙诠释。
“长风破浪会有时”,语出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它的对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届时将挂起入云的风帆,直渡大海,到达理想彼岸。表现了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自信。习近平接着说,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不由让人想起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前曾背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茅庐睡醒后吟的那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借古喻今,诸葛亮诗意中匡复汉室的“大梦”,正是邓小平心目中民族复兴的“大梦”。邓小平和习近平都用诗的语言,同样都讲伟大的梦想。邓小平是中华民族复兴“大梦”的“先觉”者,探索引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正确道路。经过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承前启后,接力创新,使习近平畅谈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华民族复兴伟梦,将不久成为现实。这真是一脉相承,妙意天成。
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是当代中华诗词的伟大旗帜。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华诗词真正挣脱了“左”的羁绊,催生了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迎来了中华诗词从复苏到复兴的春天。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高度重视中华诗词传统文化,强调中华诗词博大精深,呼唤创作更多更好的“当代诗句”。习近平同志把画意诗情引入伟大的中国梦,更使中华诗词界倍受鼓舞和鞭策。
当代中华诗人词家和诗词爱好者,要不负党和国家的关心与厚爱,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与要求,为实现诗情画意的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为振兴和繁荣中华诗词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携手同心,贡献我们的绵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