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人文知识分子吗(3)

时间:2015-07-04 07:02:11 

“人肉机器”的“0.5版本”?

对于人文知识和人文知识分子来说,最可怕的变化并不是前面所说的,因为它们并不说明人们内心不需要人文知识。从价值判断上说,恰恰是太需要了。

最可怕的是这种趋势:人这种存在,其实不是在向神性走去,而是在走向“人肉机器”。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存在方式,大概是“人肉机器”的“0.5版本”。

回应“人文学科会消亡吗?”这个有点远离人民群众的话题,肯定的回答是:如果人在他的社会进化中,确实在精神上是在向神性走去,那人文学科一定不会消亡,因为在任何阶段(尤其是现在的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公正、需要价值关怀、需要精神品位—人也不能在存在上太低档了,是吧?

但是,如果人是退回动物状态,或者,是变成“人肉机器”,那人文学科就肯定会消亡。动物和“人肉机器”都不需要什么人文知识,不需要有什么存在档次。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一头猪和一架机器发表演讲,那是相当滑稽可笑的。

我有点夸张(你也可能说是我比较形象)地说现在我们的存在方式是“人肉机器”的“0.5版本”,是因为,我们确实已经变成了和过去不一样的社会物种。

请想象一下,给你一个小时,在这个小时,你安静地看一本哲学、严肃的文学这类书籍,什么都不想,你能不能做得到?或者,让你独自和自己相处一个小时,什么都不做,你能不能做得到?你能不能安下心来,而不是一定要去做些什么?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我们内心的世界已经变了。无论是读一本人文类书籍(哪怕是一篇文章),还是跟自己相处,对应的都是一个静态化的世界,这是一个内在地安宁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的“心理时间”可以是停滞的,至少可以变得很漫长。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内心的世界,恰恰就是一个动态化的世界。这个动态化的世界,“心理时间”非常快,一天、一个月、一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无形中让人充满了焦虑,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处于静态之中,无形中好像就有被这个变化的社会遗忘、抛弃的危险,进而无法体验到存在感。所以,不要说看人文类的东西了,即使是看那些只是用来搞笑、放松的书,大家也会非常快,就是想快速地占有,快速地体验。

从现代性的逻辑上看,这种内心世界的变化,进而导致我们在存在上的变化是不可逆的。“现代性”具有加速度的性质,所以会越来越快地缩短我们体验世界时的“心理时间”。

这是对心理结构的深刻改变。再加上交往媒体对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的改变,人已经具有“人肉机器”最原始的一半特征:按照技术的方式去体验世界,以爽不爽和有没有利害去调整和世界的关系,像被编码好程序的机器一样自动地对世界做出各种反应,快速、敏锐,但没有深度,没有精神的参与。所以说它是“0.5版本”。

我发现,这一点居然和某些其实也算是人文的学科的思维模式步调一致。比如,心理学非要违背起码的哲学常识,把人的心理活动,还原成人的神经效应,人的行为还原成物理化学反应。换句话说,他们同时在把人动物化和机器化上做出努力。理工类的学科,更像当年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预设“人是机器”。

正如我们发现,“90后”其实和我们这类“70后”(甚至“80后”)很不一样那样,现在的人,跟以前的人也不一样,你的内心即使仍停留在过去(属于你的过去),但大脑、身体、表层的心理结构,无疑已经被带到现在并成为现在的一部分了。而接下去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肉机器”的趋势是不会变的,而且只会越来越快。

当然,我不清楚这是好是坏,事实上,预设“好,还是坏?”这样一个问题意识本身可能都是错的。能够明确的只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知识分子,能不能适应人们的这种存在方式的变化?

文∣本刊记者 石勇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南风窗2015年第13期

美图欣赏

南风窗2015年第13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