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旺淮 一起“敲诈案”的背后(2)

时间:2015-10-10 19:03:34 

陈旺淮的房子原来在与蚌埠市区仅一桥之隔的淝淮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把一楼的3个门面用来经营大排档,二楼住人。

这是父亲留给陈旺淮的产业。1976年,淮河拓宽,本住在淮河大坝下的陈旺淮一家搬离,政府在如今的小蚌埠村给了他们一块地,算是安置。经商的陈父有些积蓄,就在原地建了两层楼房。

陈旺淮一家三口,生活按部就班,在蚌埠市也算小康之家。早年当过兵的陈旺淮老实本分,没什么大理想,只想守着老婆孩子过日子。有一段时间,楼下大排档的大厨辞职,他为了省钱,就干脆自己炒菜。

2013年3月23日,一切都变了。当天,阳光特别好,早上7点多,戴着红袖章的村干部和警察包围了陈旺淮家,路边停着的120救护车还闪着灯,旁边的挖土机在等待向前冲的令下。

“老陈,下来,上车,跟你谈谈。”面包车里的人冲着楼上的陈旺淮喊话。

陈旺淮依着他们上了车,却没想,几个人摁着他关了车门,径直开到小蚌埠镇政府,把他押到一间办公室关了两个小时。

李希珍一家站在路边,看着房子一下塌了,她眼泪哗哗下来,却没敢往前走半步。陈旺淮回来时,大部分家产尚未搬出的两层小楼已成平地。“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没有了,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李希珍说。

一年前,蚌埠市政府把小蚌埠村纳入4号棚户区改造范围。将近一千户的居民面临搬离,淮上区在没有发布《房屋征收决定》、《征收土地公告》等情况下,启动拆迁工作。更令人意外的是,早在200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就对此地块出具用地批复。但直到2012年,蚌埠市人民政府才启动征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十九条规定,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省政府给市政府的建设用地批复上明确写着: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这也是另一户村民赵福和坚持抗拆的原因,“政府一开始就违法了。”

陈旺淮家遭强拆前3天,镇拆迁办丁主任给他打电话,问补偿400平米可否。陈旺淮这才同意拆迁办去他家丈量房子面积–住宅和门面的面积共为215平方米。不多久,丁主任告诉陈旺淮,“真是抱歉,我说话不算数,区里不同意我说的补偿面积。”陈旺淮一下傻眼了。

房子被夷为平地,镇政府只同意补偿90平方米的住房。老党员陈旺淮无法接受,开始向市内相关部门要说法–请求政府按政策给予拆迁安置补偿,并适当赔偿大排档停业造成的损失。

2013年7月16日,在给陈旺淮的复查意见书中,小蚌埠镇政府同意,“考虑到陈旺淮前期房屋用于营业,给陈旺淮在淮滨小区门面房128号进行安置”。然而,在去年5月1日写给淮上公安分局的情况说明中,小蚌埠镇政府却称“陈旺淮一直占着淮滨小区一套门面房”。

小蚌埠镇镇政府不太同意强拆一说。在上述意见书中,他们这样解释:因按市政府交付净地的要求,经区政府同意,对拟拆迁户进行了助拆。

在给另一户反映遭强拆的村民凌芳的答复意见书中,小蚌埠镇政府则用了“误拆”。“你户房屋属于违章建筑,在拆除其他房屋时,被施工队误拆,你反映的偷拆不属实。”

另一户村民骆连华的遭遇更惨,大半年过去了,他至今也没找着谁拆了他的房子。2014年底,一伙人趁他不在家,强拆了房子。他报警,警察不承认有拆房一事。他找镇政府,政府称不是他们所为。为了不让他上访,把他“控制”起来,镇政府的解释是“当时情绪比较激动,怕他想不开,保护他”。他用头撞碎玻璃逃到合肥,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夜线60分》报道了此事。面对镜头,相关部门依然表示不知道是谁拆了他家房子。

上北京去

陈旺淮不满意淮上区政府给的答复。他跟李希珍说,他要上合肥、上北京去。李希珍跟他吵了一架,“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上北京去解决。”如今,她后悔当初错怪了陈旺淮。

尽管对房屋的拆迁补偿不满,但陈旺淮还是选择相信政府。去北京后,每次只要得到政府的口头承诺–回来就帮你解决问题,他就会回来。他也尽量维护村干部的面子。有一次,村干部说他直接从蚌埠去北京,会给村干部难堪。陈旺淮听了,竟然绕道山东去了北京。

2014年4月1日,陈旺淮第三次到北京上访。前两次他都是自去自回,此次惊动了家乡政府。

同在北京上访的人给陈旺淮支招,“可以去中南海看看可有接待上访的人。”陈旺淮坐14路公交车到了中南海,他一个人走在红色围墙外侧的人行道上,听有人喊了一声“上访的上车”,他觉得希望来了,终于可以见到领导,也没多问,就乖乖上了一辆大巴车。

陈旺淮心里盘算着,待会见到领导应该怎么说。他一遍遍地黙念草稿。不料约一个小时后,他被送到马家堡附近的安徽省分流中心。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南方人物周刊15年29期

美图欣赏

南方人物周刊15年2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