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修复与保护之道(3)

时间:2015-06-26 08:34:08 

到90年代初修复孝陵时,“宁做减法、不做加法”的修缮理念已经在尹庆林的思维里根深蒂固。1993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来孝陵进行工程验收,看到明楼地杖上有一处彩画空缺,便让尹庆林解释。“我回答说因为确定不了原来的彩画是哪种,所以没敢乱画,等以后找到资料再补画上去,结果到现在,那个地方还是空缺的”。尹庆林说。

定陵修缮还带来另一个理念上的变化。尹庆林回忆说,定陵修复完成后最初曾被游客误以为是新修的建筑,这给了他很大触动。“我们在文物修缮上讲究的是天衣无缝,修得要跟过去一点差别没有,而国外在文物修缮方面讲究可读性,要能很明显地看出来,哪个是先天的、哪个是后天修补过的。”因此,在修缮孝陵的时候,尹庆林开始注重“可读性”的表达。“当时,孝陵大殿有四根柱子,其中有三根柱子保存还比较好,但另外一根柱子已经腐烂变形,必须更换。我们把它换掉之后,又重新做了地杖和彩画,一眼就能看出来它是重新修补过的。而其他三根柱子上的彩画虽然已经褪色,不再鲜艳,但仍然按照原样保存下来。”

当然,修复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尹庆林回忆说,当时很多建筑修复需要用到金箔,可没有金箔指标,只能用钛金粉代替,“刷了钛金粉的描金柱,光线好的时候还金光闪闪的,光线一暗就不行了”。孝陵西配殿修缮时,地砖有不少残损,市面上也买不到同样的砖,本想暂时搁置,日后修补,可是来验收参观的一位领导硬是要求赶快修补好,“最后只好按领导的意思抹上了水泥,现在还能看出来,始终是格格不入的”。

十几年的摸索修复对清东陵的保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更多只是集中在文物建筑单体的抢救性修复上,对陵区的周边环境并没有太多关注,直到1997年左右,清东陵的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有了环境治理和整体保护的概念。

“清东陵的保护范围是80公里,清朝灭亡之后,陵区也就无人管理了,越来越多的外来难民逐渐在这里聚集起来,开荒种地,形成村落。很多老百姓的房子就修在中轴线主神路的两边,陵区内还有诸如汽车站、乡政府、派出所等很多现代的建筑,电线杆、高压线也到处都是,整个环境杂乱极了。”王兆华告诉本刊记者。1996年,清东陵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成为治理清东陵周边环境的契机。

环境治理的首要工作是拆迁。“清东陵神路长15公里,不管是老百姓的住房,还是乡政府、汽车站等政府单位,只要建在神路两旁,都要全部拆掉,有的村子离神路太近,还实行了整体搬迁,那两年时间拆掉了1万多平方米的房子,平了1000多座坟头,光补偿款就发放了6000多万元。”王兆华说。房子拆完以后,周围的高压电线也从地上改到了地下,还新栽了几万株树,力图恢复保护区内的植被。到2000年,陵区环境治理基本完成,此后,山川、树木等共生的环境与清东陵的文物建筑本体共同成为保护对象。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