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股灾“幸运儿”的生存之道

时间:2015-07-28 09:44:04 

血腥的气息

6月中旬开始的“股灾”突然降临的时候,释老毛又一次有了“幸运”的感觉。

半个月之前的5月29日,他在经常活动的雪球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河北扫房记——牛市应该做什么?》的帖子,讲自己卖掉了三全食品的股票,按照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思路,到价格较低、紧邻通州的河北地段买了一套别墅,其中细致分析了自己选择房子的各种理由。但在帖子最后,他写了一段看起来很怪异的文字:“最后,给雪友一点忠告(不懂请抄写10遍,还不懂抄写100遍):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牛市不买房,熊市泪汪汪。”

他说当时编出来这句顺口溜的目的是想给其他人一个提醒,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显然又有点激动,他觉得,假如当时更多的人能够认真思考他要求抄写100遍的这段话的意思,面对随后发生的股灾,可能就会从容许多。

作为一名“70后”,释老毛称“70后”可能是中国最幸运的一代人,出生之际,正赶上“文革”结束;80年代上小学,没赶上大书包、补课班;90年代上中学大学,没赶上大学扩招泡沫;2000~2005年,就业、创业、安家置业,赶上中国“入世”后的黄金十年,刚买完房就让他们这代人享受了资产泡沫的魅力;2005之后,手头开始有积蓄的时候,又恰逢股市罕见的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2006年,他的投资意识被当时开启的牛市行情唤醒,在具备一定的财经知识的他看来,当时钱存在银行是负利率,而股票投资会有更高的回报。一路读到博士又到大学教书培养了他较为优质的学术素养,在入市的同时,他开始了广泛的阅读。他一看K线图、波浪理论这类东西,就觉得都是伪科学的,认为完全没有任何靠谱的东西。只有深入接触了巴菲特等的价值投资理念,经过半年多的研习,他才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

在2007年上证指数6000点时,他成功地撤出了股市,正如他给出的理由一样,那次的成功逃顶明显是不可复制的“幸运”。他当时虽然觉得市场估值已经离谱,但真正让他做出决定的是他不经意的一个统计,他发现,在历次的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股市都是下跌的。

但2015年这次成功避开“股灾”却显然没有了上一次那种侥幸的成分,这些年不断的学习和市场实践,他已经对股票市场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操作系统。

释老毛说从2011年开始,他一直就是坚定买入股票的多头,在股票账户上的资金也一直是净流入,把家庭基本开支留出来之后,他把所有的现金流都投进了股市。让他坚定做多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他判断的参照就是银行股,在2007年高位的时候,银行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六七十倍,而到了2011年,作为重要参考的招商银行市盈率已经降低到了10倍,分红率达到4%,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招商银行的这些指标完全符合他购入股票的安全边际。他虽然也没想到买入后股价还在往下跌,但在他的价值投资体系中,如果价值在那摆着,越跌购买者是越高兴的。当时他在各种场合就一直在说:“这就是捡钱呀。”并且银行是不可能倒闭的,不存在风险,他一路坚持买入,直到2013年6月“钱荒”把银行股砸出了个“黄金坑”。“对优质股票那是一个百年难遇的极佳买点。”释老毛回忆说。他通过买入并持有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蓝筹股票度过了那几年漫漫长熊。但2014年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确认牛市状态之后,他便停止了家庭增量资金向股市的净流入。

到了今年四五月份,他出去吃饭,旁边的人都在谈论股票,甚至菜贩子也都进了股市,市场上各种故事满天飞,他感觉那种狂躁的市场气氛已经越来越像2007年。而在大盘5000点时,刨去银行之外的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了50倍的高位,假如去除主板市场,单就中小板和创业板而论,泡沫已经在很高的水平,创业板更是达到了140多倍这种罕见的市盈率神话,在他所了解的资本市场上,纳斯达克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最严重的时候都不如我们现在的泡沫大,他说:“我们股灾下跌了30%还比人家当初的市盈率高。”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8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