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从时间开始(2)

时间:2015-07-28 10:23:39 

《时间的形状》让隋建国对“时间”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受力。去国外看展览的时候,他会专注于寻找那些关于时间概念的艺术家。2009年,他在纽约上东一家美术馆里了解到一位名叫河原温(OnKawara)的日裔观念艺术家:此人每天画一张单色日期画,内容就是在同样大小的画布上面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一遍当天日期,比如“2015.7.8”。河源温在2014年去世之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做了他一次大型回顾展——“河源温:沉默”。作品里包括他那些日期画,还有另外一件关于时间概念的行为作品《一百万年》。这个项目包括两组卷页,一本是《一百万年:过去》,另外一本是《一百万年:未来》,分别记录了前100万年的日期和后100万年的日期。展览方邀请志愿者在博物馆大厅接力朗读作品里面的日期数字,每小时换一组,每天5个小时,每周3天。

与河源温相比,隋建国的《时间的形状》同样是通过日常记录的恒常来呈现令人惊异的时间的纯粹质感,不同的是,它的序列感消失了,时间以一种黏性的包裹的形态而存在,生长也即流逝。“我好像把这个东西当作我生命的一个伴生体,我活着它就在生长。当然它也可以在我死后独立生长,不过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它是一个现实时间。”隋建国说。

抹平和留痕

7月9日在佩斯画廊开幕的隋建国最新个展“触手可及”,占据主展厅空间的是他一件巨大的黑色雕塑装置:《引力场》。长17米、宽8米、高5.4米,现场制作过程是艺术家先在组合立方体的表面浇灌石膏,使之完全覆盖并自然流淌成型。制作时使用的脚手架也被保留下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隋建国说,“引力场”系列——包括那组用聚氨酯制作的平面纸本作品——和时间概念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和《时间的形状》这件作品有关系”。正是因为那个“时间的球体”表面所起的褶皱变化,让他意识到,材料和引力之间其实有些特别偶然的关系。由此他开始实验将雕塑材料从铸铝、青铜、大理石,扩展到最新作品系列所使用的石膏和聚氨酯。这两种材料,石膏容易造型但过于脆弱所以一般只用作中转材料,聚氨酯则粗糙而不易掌控,对比于青铜的完美感,它们在雕塑家的传统评判体系里都是“廉价”的,隋建国却试图借用其不可控性和艺术家本人的身体之间发生可能更丰富的关联。

有意思的是,他没有选择绘画颜料上色,而是用了一种覆盖性更好的黑色织染颜料来混合石膏浇注。这既是对材料粗粝一面的如一,也可能和他的过往生活经验有一点关系:在1980年考取山东艺术学院之后又深造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之前,1956年出生的隋建国曾经在青岛国棉一厂当过几年工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艺术家近年所追求的要尽可能在作品里留下的个人痕迹之一种。

在《时间的形状》之后,隋建国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被它或它提供的思考路径留痕。自然,也包括他2008年开始的颇多讨论的《盲人肖像》系列。如果我们从思想观念层次来谈论艺术实践的正当性,隋建国这件作品看上去更接近于西奥多·阿多诺的观念:艺术即自由。

《盲人肖像》系列与其说是西方抽象不如说是艺术家向东方写意的亲近。据隋建国说,《时间的形状》那个球体每天的自由变化,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视觉和雕塑的关系。在创作这组作品的时候,他刻意蒙上了双眼,每天徒手用黏土捏制10~15个雕塑小样。有时候,他也会拿起一团黏土自由抛落,任其成型。从这些样品中,他再挑选出自己觉得比较有感觉的作品,用黏土或青铜放大。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9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