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涵、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
高杠杆下的过山车
三联生活周刊:市场普遍认为7月份股市暴跌是高杠杆累积的高泡沫的破裂,那么急速暴跌是否源于流动性危机?
徐高:暴跌的主要原因,是股市融资盘平仓和股指下跌形成了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这种“正反馈”在放大市场波动的同时,也使得风险向券商和银行(融资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传导,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
但这种暴跌并不是流动性危机。简单说来流动性危机是市场缺钱。而此次行情,是在暴跌的行情以及未来继续暴跌的预期下,平仓和抛售的巨大卖盘,使得股票被锁定跌停板上,形成没有交易的现象,更接近于信心和预期的危机。
同时,在本轮下跌的同时,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平稳,并未出现大幅攀升。社会融资数据并未大幅缩减,反映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获取流动性的渠道平稳通畅,并不存在流动性危机。
王涵:这轮暴跌更多源于恐慌导致被动地去杠杆。通常牛市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提升估值阶段,一个是出业绩阶段。前面这个阶段情绪主导因素会更多些,如果再加上场内场外各种配资,杠杆加起来后很多人会自动减仓。
2008年那轮暴跌的时候也有融资,但是那时没有现在这样厉害。今年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大发展,使得借钱的渠道从身边的人,扩大到了全国。配资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张旗鼓地找客户,所以互联网金融缺乏监管也起到一定负面作用。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评价这轮救市?一开始重点是拉蓝筹股,你怎么看它后来调整的方向?
王涵:救市一开始是“子弹”量不够,只有券商1200亿元投入蓝筹股,后来是证金以2600亿授信额度分给证券公司,2000亿申购基金,加上其他资金,估计下来是超万亿。所以证金公司参与进来前后是资金量的差异,第二则是增加了流动性。
市场的参与者更能清楚问题是出在哪里。此前像所谓国家队、证金公司,它们不是每日在市场里参与的个体,并不清楚哪只股票存在流动性问题。但是把资金交给券商和基金公司,他们最清楚问题在哪儿,资金效率最高。
在90%股票不是跌停就是停牌的时候,实际上就只有10%有流通性,这时候一旦把资金给了市场,市场就起来了。
当时的情况不是救市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市场还存不存在。从这轮经济转型的意义上来说,一定要靠原来股权市场给新兴企业融资,如果即使是融到钱的企业在这样的金融动荡里也不敢做资本开支,那么这一轮企业创新就没有了。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救市的特点是什么?
王涵:从央行的层面,是第一次出手救市。这次的核心问题在于人民币市场开始产生波动。另一方面,很多基金公司反馈流动性面临危机。对于政府来说,肯定要出手解决。人民币市场决定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和资本项目开放,7月初那么整个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一下子跳了200个点,市场存在巨大抛压。对央行来说,股票市场不是直接监管范围,但如果股市动荡已经影响到它负责的汇率市场,它肯定要有动作。
而公募基金牵涉股票跌停的时候就要被投资者赎回,一旦有两三家基金公司出现暂停赎回的状况,挤兑潮就会蔓延。这就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放开IPO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