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雅·曲吉建才:从活佛到高级建筑师(3)

时间:2015-09-29 15:13:22 

如今在设计院,大家都称呼他为“曲吉建才老师”,或者藏语“更啦”,也是老师的意思。“但是媒体经常报道,很多人也知道他另一重身份。藏族人对‘活佛’都很尊敬,日常见面会双手合十,微微点头,叫一声‘仁波切’;如果是在寺庙,还会鞠躬行礼。”群英这样说。

高级建筑师曲吉建才

曲吉建才是他本来的名字。“曲吉”表示对宗教的虔诚,可以翻译为“乐于佛业”;“建才”所对应的藏语,和宗教法器有关,他翻译的时候特地挑选了这两个汉字,表示“对建设的有用之才”。这对他建筑师的身份非常贴切。

“文革”期间,曲吉建才在山南农场度过了7年的岁月。那里的农业建设队搞了不少副业,喂猪、磨豆腐、捕鱼,还有修房子。曲吉建才当时就对修房子挺感兴趣。“不仅仅是体力活儿,木工、砌墙都要有技术才行。”他说。时间久了,大家干活的时候都喜欢和曲吉建才搭档。虽然那些房子都是很简单的一、二层平房,但他对建筑结构建立了基本的认识。业余时间,曲吉建才一直坚持学习汉语,就是抱着《新华字典》看报纸。他出色的汉藏双语,为他之后参加工作也带来不少机会。

1974年“文革”快要结束,曲吉建才回到拉萨。他被分到了城关区建筑公司,在那里因为能读得懂图纸,很快由普通的技术工人变为了工程管理的施工员。1975年,他参加了设计院办的培训班。授课老师不会藏语,下面坐的学生听不懂汉语,曲吉建才于是承担起翻译的工作,那也是他进步最快的时期。翻译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他需要很快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再转成藏语。课程结束后,设计院想要留下几名优秀学员,其中就有曲吉建才,尽管他年龄已经超了。那时曲吉建才有机会调回佛协,但他已经决定从事建筑事业。

如果不是80年代的那次西藏古建筑普查之旅,曲吉建才的专业领域也许会在现代建筑上。那次为调查“文革”之后古建筑物保存状态的旅行,让他看到了祖先精湛的建筑技艺,同时也目睹了它们破败的现状。像是雄伟的江孜宗山城堡,与悬崖峭壁完美地融为一体,又是当年西藏人民抵挡英军入侵的地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当时山下已经在打防空洞,山体遭到破坏,会随时危及建筑。还有壮观的古格王朝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洞窟、佛塔和洞窟密布群山,可是那里的文物根本无人看管,谁去都可以随便拿走。面对那些十年浩劫中遭到破坏的建筑,曲吉建才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将它们全部修缮?

1987年国家拨钱修复藏传佛教在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桑耶寺,那成为曲吉建才建筑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程。桑耶寺的五重金顶完全都没有了,曲吉建才翻遍了所有资料,才找到两张老照片:一张1946年的照片是个外部全景,一张1947年的照片照了金顶的一个角。而桑耶寺最难的是五重金顶的内部:整个金顶以双排柱子为支架,中央空间是个15米见方的方形平面,这一空间没有一根柱子,称作“内无柱”;双排柱子的柱廊间隔,没有用实墙,而采用木架石板隔断,称作“外无墙”。这种出神入化的结构实际上是藏式传统柱网结构和汉式营造斗拱结构合为一体的产物。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