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明剖面:世俗 宗教与自然(4)

时间:2015-09-29 15:16:59 

云南省社科院的研究员郭净提到,这些年藏区出现的很多藏文和专业培训学校,很受百姓欢迎,它们属于“另类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学校通常由高僧主办,将寺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开办藏文、佛学、美术、汉语、英语,手工甚至影视课程,非常注重教育的整体性。比如青海藏区的吉美坚赞学校,就办得非常有特色。

现代性理念的进入,改变着藏族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王尧提到,现在藏区有不少藏族学者成为某些学科的领军人物,比如某位藏族青年学畜牧兽医,后来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专家。“这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因为藏区的传统教育中有个缺点——轻视劳动者。劳动者本人也认为自己是贱民,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观念。”在印度人的四个等级中,其中最后一个等级就是“贱民”,是不可接触的人,最悲哀的是这些贱民也认为自己是不可触碰的,走到街上,他们拿着棒子敲打,“不要被我碰到,我是不可接触的啊!”这种观念对藏族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传统社会里,打猎的人、屠宰的人、打铁师、天葬师等几种人最受轻视。

在拉萨范围内的巴村,年轻人在今天的选择非常丰富,有的外出读书,有的则在家做生意。随着这些年“西藏热”带动了旅游业的兴旺,巴村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头脑。他们一部分人跑长途货运,一部分人则跑客运。2002年陈波住在巴村时,内地游客刚刚多了起来。巴村跑客运的人,之前多是拉着外国人去西藏其他地区玩,由于语言沟通不顺,巴村人只能充当司机的角色。内地游客来了之后,巴村人觉得语言障碍小了,除了当司机还能做导游,交流很畅快。现在巴村人的经济收入已经完全脱离了土地,村子里有少部分人因为怀念过去的生活方式,在家里养着两三头牛,每天挤奶去拉萨卖,也供给自家人喝。

从表面上看,巴村年轻人穿戴很时髦,跟外部世界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了。转经筒有了电动的,打奶机有了电动的,点佛灯也有了电灯来代替。但是他们依然在藏历年随着父母去出生地祭拜,依然在内心保护着家户神殿的圣洁性,依然遵从着宗教里不应该逾越的规范。

陈波发现,村落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外部形态,村落的公共领域如活水一般,消弭了巴村人心灵之间的隔阂,情感上的瓜葛、信仰上的分歧,为巴村的内部整合、巴村村落身份的新建构立下了功劳。

在巴村的甜茶馆里,陈波一次偶然的加入,发现一个僧人、一个商人和一个从拉萨退休的老人聊着佛教的派别以及藏族经典《甘珠尔》,一个从没说话的老阿妈一直旁听着。“在这间藏区再普通不过的茶馆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通过交流,构建一部映射在村落的历史。这是文字书写的历史上没有的。通过创作和分享这样一部公共的历史,人们找到村落的认同点。而这种交融历史传说与宗教故事的聊天,它甚至让我认为蒲松龄时代的聊斋活动也不过如此。”

而藏人的生活里还有着一个十分有特色的“吉毒”,它是村民人际关系的重要内核。“吉毒”藏语意为“乐苦”,即“共同乐苦会”,多为民间互助的群众团体,有“乐时同吃山头草,苦便同饮洼地水”之意。巴村的老年人会念叨说,儿女不孝顺也不怕,只要在村子里有几户“吉毒”,老了就会有人料理丧事。

巴村人的这种文化理想是和藏区其他村落共享的。在青海的文都乡,夏天时,若干村的人家把所有牛羊集中起来在山上统一放牧。每家出一个人,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7天,轮流到山上放牧。在山上期间,组内的若干人把所带的吃食拿出来共同吃。一旦牛羊有损失,也由组内的人共同负担。7天期满,牛羊点清以后交给下一个组。文都人把这种同甘共苦的制度称为“吉毒”。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7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