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茶后有县”
临近冬季,安化的茶农鲜有采茶,多是“朗山”,这是安化方言,即垦荒的意思。为了将茶园附近的杂木杂草砍掉让茶晒到更多太阳,也就地成了天然的肥料。此外,这几年安化的茶叶子吃香了,山上许多农夫纷纷把荒了多年的茶园“朗”出来,栽上茶苗,提前谋划。
古代的安化黑茶受到热捧,主要源于自身特殊的功效;这几年安化黑茶火爆蔓延全国,功效、收藏价值皆是原因,更因安化是自古以来的好茶产地。
安化黑茶闻名于世,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自古便是茶树繁盛之地。境内山清水秀,沟壑纵横,云雾缭绕,茶树“山涯水畔,不种自生”,是独特的宜茶区域。用现代语言去描述,安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全部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
古时,湘中腹地统称“梅山”的资江流域,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整个地区星罗棋布的是称为“洞”的民族村落。奉蚩尤为祖先的瑶、苗人民,既不听从州府辖制,也不纳税。直到北宋熙宁六年,王安石手下干将章惇说降此地梅山洞蛮,方才设立县治,名为安化,取意“归安德化”。
“先有茶,后有县。”安化茶最早见于唐中期的《膳夫经手录》。安化山水宜茶,远在归化之前,此地先民就已在享受这一自然恩赐。原居于此的瑶、苗民族在置县后汉族移民的浪潮下渐渐南迁,只在《又到梅山三十六峒游念》的手抄本巫经中,留下瑶人死后灵魂需回梅山认祖归宗的印记。但先人们依旧留下了有迹可循的习俗,据肖伟群介绍,在现在安化农村,许多农户家里都有一口缸,里面满满当当地晾着用黑毛茶炮制茶水,一个茶缸子放在边上,想喝就舀。在一些隐秘山间的瑶族后裔,仍能看到瑶族特有的用桂皮、山姜等煎茶的习俗。
古代安化茶最出名的产区有“两山二溪六洞”的说法。近代湖南黑茶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湘中和湘北两大茶区,以安化和临湘最为集中。发展到现在,好比江苏产蟹的湖泊众多,唯阳澄湖最为出名,在黑茶领域,尽管附近的桃江、沅江、益阳、汉寿、桃源一带仍是有口皆碑的黑茶产地,但安化已然是黑茶代名词。
安化黑茶此前的盛景在明清时期,家家户户有种茶、制茶的传统习惯,“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说的便是当时。据肖伟群介绍,在当年产茶高峰时,坐船、骑马前往安化以现钞买茶、以物兑茶的客商达6万余人,会聚晋、陕、鄂、川、徽等地客商及茶叶加工制作人员,茶市十分繁荣。
对比之下,安化黑茶当下的繁荣程度,被刘仲华教授称之为“史上最好的时期”。就连过去主产粮食鲜种茶树的安化冷市镇,一家名为华莱、成立不到8年的黑茶企业,迅速成为全国单厂销售额最高的企业。华莱黑茶产业园的厂长曾卫军告诉我,在冷市镇,有超过80%的人口在从事与华莱相关的产业,全省邮政物流有一半的订单来自这家企业。
黑茶收藏热也是带动黑茶蔓延全国的原因之一。不久前湖南茶博会上一块百年安化黑茶砖卖出了105万元的天价,升值倍率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艺术收藏品。益阳茶厂2005年生产的湘益牌400克纪念茯砖茶,当年售价仅80元,现在价格已过3000元。
在阿香美董事长夏绪平处,我们喝的是陈年手筑茯砖。这块10年的茯茶,叶底黑褐均匀,质地稍硬,用手指轻轻一捏即碎。冲泡之后,茶汤比新茶更为甜醇爽滑。十几泡之后,茶汤色泽逐渐变淡,但甜味犹存,且更加纯正。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