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昌煜:孤岛上的画家(2)

时间:2015-11-06 13:24:58 

“刚来星星雨时,毕昌煜基本一个字都不说,理解力比较弱,很多话他也听不懂,但他最差的是脾气特别不好。”王秀卿回忆道,她是当时毕昌煜在星星雨的班主任。赵灵芳发现星星雨一系列课程并不是针对孤独症孩子的,而是机构老师们手把手教家长如何带孩子。当时的毕昌煜像多动症一样来回走动坐不下来,更不会拿笔写字。老师让毕昌煜坐在小板凳上,让赵灵芳用脚夹住孩子,用手扶着孩子的手握住笔,手把手教孩子写字。“这样孩子才能有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家长懂得如何引发孩子。”家长要一直不停地跟孩子们说话、训练,课后还会给家长布置作业,几天后老师当堂测试。“直到此时我才彻底了解了什么叫孤独症。”赵灵芳说道。

毕昌煜的绘画作品

星星雨的培训对象是家长。班主任王秀卿觉得课程最重要的是让家长们平静心态,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一般家长面对孤独症孩子,都会特别着急他怎么不会说话,所以首先家长们要接受事实,再从病理行为学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情绪。家长要负责告诉孩子怎么做,孩子不做就要帮他做,做完家长还要夸他。”王秀卿认为赵灵芳能够安下心来带毕昌煜,并且去不断赞美他,是后来孩子不断进步的关键。

“我觉得我自己和孩子都找到娘家了。在绍兴人们觉得我孩子是傻子,但在这里每家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刚去北京的时候,赵灵芳发现很多家长和她一样,情绪十分低落,每次开家长会,家长们就在一起特别伤心地哭。“母亲们更多是靠眼泪交流。”后来赵灵芳和其他母亲都慢慢接受了孩子孤独症的事实。“反正就这样了,我尽自己有生之年,更好地教育他,让他能够慢慢与正常人的距离缩小,这就是我的愿望。”

星星雨是全国最早将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运用到孤独症儿童身上的机构。行为学最早是从动物实验开始使用的,而后国际上将这种方式使用到孤独症上,通过分析行为、解释行为、寻求行为的目的,以使孤独症孩子的行为可以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我叫孤独症的孩子过来,即使他不听话,也要有人扶着他走过来,然后我们会夸奖他,要让孩子意识到叫他过来这件事与他本人有关系。”王秀卿说道。通过这种方式,毕昌煜学会了认东西、回答别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一步一步甚至能够表达自己想吃什么。

2000年10月底,北京入冬,天气转凉,赵灵芳决定带着毕昌煜回绍兴。6个月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毕昌煜能开口说话,也能喊“叔叔好,阿姨好”了。从星星雨“毕业”那天,老师送给家长们四个字:“持之以恒。”老师说如果只是靠在星星雨的培训,回到家后什么都不做,孩子还是会退回原点。“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我必须坚持下去,否则我们在北京这几个月的苦就白吃了。”赵灵芳说道。

从北京回到绍兴,一家人都为毕昌煜的进步感到开心,但赵灵芳很清楚孩子只要在家里进步就不会很大。“就像上学一样,我们去孤独症机构也是去上学,一回到家里他和我都放松下来了,进步变得很缓慢,所以我决定带他继续训练。”赵灵芳当时想着7岁前是孤独症孩子接受培训的黄金期,因此尽管每次报名去培训机构的开销都要好几万元,但赵灵芳和毕光钧决定坚持下来。她带着毕昌煜继续上路,2001和2002年分别去了一次山东刘氏儿童发展中心,机构主要以运动培训为主,毕昌煜在那里学会了推车、拍球、跳绳等相当有难度的动作,赵灵芳觉得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得孩子现在能够长到1.78米的个子。毕昌煜8岁时母子两人又去了趟杭州,在那边的孤独症培训机构待了3个多月。“我想抓住孩子黄金期的尾巴,只要说哪里有效果,我就带着他去哪里,能进步一点是一点。”赵灵芳回忆道。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5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5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