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美联储将举行议息会议,此时的氛围,无论是美联储官方还是投资者,几乎已经一边倒地加入加息阵营。加息在前,股市调整,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再一次跌入深渊。隐隐地,投资界大佬纷纷对来年的市场表达不安,似乎2016年危机在前。
加息本来是对经济扩张的肯定。截至2015年末,美国经历的扩张周期已经持续长达6年,自2008年底利率一降到底,零利率维持了7年之久。9月美元加息无功而返,随后的经济数据持续令美联储难堪,如美联储最看重的非农就业人数两个月都增加20万人以上,11月失业率降至5.0%,几乎是完全就业水平。就业改善提振美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11月开端的节日购物季表现也算得上靓丽。宽松的货币助美国经济稳步扩张,度过危机,如今已经没有理由维持零利率,为经济过热埋下隐患。
实际上,随着劳动力变得紧缺,美国劳工薪资已经连续三年正增长,2015年的增速接近2%。在扩张周期的尾声,通常工资增长,可生产率放缓,随之盈利水平下滑。这种迹象在2014年下半年在美国变得明显。当盈利进一步下降,企业的财务处境为资本市场感知,公司信用情况也将恶化,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美国的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违约率上升明显,也印证了美国企业正遭逢越来越艰难的处境。劳动力市场紧绷的另一面,则是隐隐的通胀信号,虽然总体CPI低迷,但美国核心CPI同比接近2%,服务业分项正以较快速度回升。2016年,很难预料大宗商品在2015年大跌的基础上继续深跌,也就是说2015年能源对各国CPI 0.8个百分点的平均拖累将逐渐消失。并且,工资增速回升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核心通胀上升的压力正在累积。
有鉴于此,投行纷纷对2016年的全球经济表示担心,花旗银行分析师比特(Willem Buiter)的预测最悲观,他认为美国2016年陷入衰退,也就是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概率将达到65%。比特的根据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所发出的信号。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快速趋平甚至向反方向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且是最可靠的经济衰退征兆。正常情况下,短期国债收益率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而一旦国债收益率曲线反转,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经济就要衰退了。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了5次衰退,每次衰退开始之前都有这种情况发生。相比花旗,摩根大通虽加入看空阵营,但没花旗悲观,他们认为衰退可能在3年内发生。
美联储很少理会华尔街分析师的言论,可这次耶伦却破例反驳了花旗的观点,可见官方也对经济状况缺乏自信。为化解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助与美联储率先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实现了“私人债务国家化”,有效地降低了私人部门的杠杆率。在2007至2014年美国债务比率上升了13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债务比率上升了35个百分点,而公司债务比率、家庭债务比率与金融部门债务比率均有所下降。但建筑在宽松政策上的扩张始终不温不火,难以再现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经济复苏所展示的爆发力。摩根大通认为,美国的潜在经济增速为1.75%,约为1947~2007年的一半。事实也如此,自2010年的扩张周期,6年平均增速2.3%,最高增速是2012年的2.8%,从未呈现过上世纪末动辄超4%的增长。
或许正因为习惯了旧日的辉煌,美联储的加息决策来得迟也来得谨慎。在一个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日渐消失的今天,美元作为全球贮备货币的红利也在趋弱。美国的科技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单引擎,就不可避免地被各种不利因素掣肘。美元的利率也变得降易升难。
文 邢海洋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