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冰山

时间:2016-03-28 11:11:25 

北极最值得看的风景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冰山。冰山是冰川断裂后漂入大海的产物,所以只有寒冷的北极地带才会有冰山,它们从北极出发,顺着洋流一路南下,一边漂移一边融化,不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看不到了。

斯瓦尔巴的小冰山

我在斯瓦尔巴群岛只有一天的自由时间,导游安排我们坐汽艇出海。一来只有坐船才能看到冰山,二来斯瓦尔巴首府朗伊尔城的道路全部加起来不到15公里,开车根本走不了多远。在这个群岛旅行,船几乎是唯一可用的交通工具。

我们的导游名叫弗雷德里克,是个冰岛来的小伙子。他先在办公室给大家做了安全培训,然后给每个人发了一件肥大无比的连体羽绒服,套上之后活像一只北极熊。然后他又给大家发了长筒靴、手套和防风镜,事后证明这些东西都必不可少。

汽艇不大,最多能坐10人,但马力不小,全速前进的时候冷风嗖嗖地从身上吹过,所有暴露在外的部位都冰冷刺骨。多亏导游发的这身行头,否则肯定吃不消。

夏末秋初的斯瓦尔巴其实不能算太冷,白天的最高气温保持在零度以上,峡湾里的海水不但没有结冰,连碎冰块都看不到。海水略显浑浊,一看就知道附近有冰川。冰川把山上的泥土和碎石块都带了下来,使得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极其丰富,再加上适宜的温度和阳光,让这片海域充满了生机。

“过去这个海湾里全是鲸,密度大到船必须撞开它们才能往前走。”弗雷德里克介绍说,“可是,自从欧洲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仅仅捕捞了100多年就把这片海域所有的鲸都捞光了,尤其是一种富含脂肪的北极露脊鲸,差一点就灭绝了。”

斯瓦尔巴海域纬度太高,中世纪之前的欧洲人一直不敢擅自闯入。15世纪中期,葡萄牙和西班牙水手共同开创了大航海时代,进而垄断了和亚洲以及美洲大陆的贸易。英国、法国和荷兰等新崛起的欧洲国家想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手里抢一杯羹,决定开发北方航道,从北大西洋出发,横穿北冰洋到达东亚或者北美。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Willem Barentsz)正是在探索北方航道的过程中于1596年6月19日首先发现了斯瓦尔巴群岛,他还为这个群岛起了个荷兰名字,叫作斯匹茨卑尔根(Spitzbergen),这个词有“尖峰”的意思,因为他看到的山都很陡峭。现在大家当然都知道原因了,那些尖峰都是被冰川侵蚀多年后的结果。

“大家看一下眼前这座山,山坡上的植被是不是比其他山更丰富一些?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游弗雷德里克指着对面一座颜色明显有些发绿发黄的峭壁问大家,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因为这面山坡朝南,得到的阳光更多,有的说是因为这里背风,所以适合植物生存。

“你们猜的都不对。”弗雷德里克说,“你们看山顶是不是有几只鸟?它们才是真正的原因。这面绝壁十分陡峭,北极狐之类的陆地捕食者爬不上来,很适合鸟儿筑巢,而鸟粪是极佳的肥料,所以这座山峰的植被就更茂盛一些。”

北极确实和我们熟悉的世界不太一样。这里的山峰被冰川侵蚀得非常厉害,山体表面全是裸露而坚硬的岩石,植物根本无法利用,只能依靠动物施肥。

北极的特殊性吸引了无数探险家前往考察,自从巴伦支拉开了北极探险的序幕之后,一大批欧洲探险家带着不同的目的争相进入这片神秘的海域。有人试图寻找北方航道,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东方的垄断;有人试图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这将使他名垂千古;还有人试图寻找矿藏,目的当然是为了发财。而巴伦支自己还有一个小小的个人愿望:他一直相信地球之所以有磁场,是因为北极点有块巨大的磁铁,他一定要找到它。

除了巴伦支的这个私人愿望之外,其他的目标后来都陆陆续续地实现了,但这个过程相当惨烈,不少探险家为此付出了生命。关于当年的北极探险已经出版过很多书籍,本文不再赘述。

所有这些人类活动都多多少少对北极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们加起来都比不上捕鲸带来的危害大。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照明、肥皂、皮革和纺织等等新兴行业急需大量的鲸油用作原料,但鲸哪有那么好抓?所以鲸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恰在此时,去北极探险的海员报告说在斯瓦尔巴附近海域发现了一种鲸,重达100吨,皮下脂肪厚达30厘米,游得又很慢,小船很容易追上……可以想象,这条消息传入欧洲后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1612年,一大批捕鲸船浩浩荡荡开往北冰洋,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针对一种特定动物的大屠杀开始了。

水手们最喜欢抓的是北大西洋露脊鲸(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学名叫作Eubalaena Glacialis。之所以英文名字里有个Right,意思是说这种鲸最适合捕杀,专挑这种鲸去追就“对”了。北大西洋露脊鲸不但游得很慢,而且因为脂肪层厚,死后也不下沉,不用担心丢失猎物,可以将尸体绑在船尾一路拖回岸上再慢慢处理。

“大家向前看,岸上有块地方颜色很深对吧?那就是当年的捕鲸者炼制鲸油的地方。”弗雷德里克介绍说,“当年的斯瓦尔巴群岛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屠宰场,很多地方至今还能找到露脊鲸和海象等哺乳动物的骨头。”

资料显示,17世纪末期每年夏天都会有200~300艘捕鲸船在格陵兰岛到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这片海域活动,这一时期的捕鲸船比早年间的大了很多,捕到的露脊鲸可以不用拖上岸处理,而是直接在船上炼制成鲸油,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个做法很像现在的鱼翅行业,都是只把猎物身上最有价值的部分拿走,其余的扔回海里。这两种方式都相当浪费,和因纽特猎人物尽其用的做法大相径庭。

据统计,1612至1720年这100多年时间里,仅荷兰一个国家就捕杀了6万头北大西洋露脊鲸!如此疯狂的捕杀使得这种鲸的数量急剧下降,到后来已经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了,再加上科学家找到了用植物油代替鲸油的方法,这股捕鲸热潮到1720年总算告一段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300年,但北大西洋露脊鲸的种群数量仍然没有恢复,依然是全世界最稀有的鲸类。其中北大西洋西部海域因为温度较低,捕鲸船去得不多,至今还剩下400头左右,勉强可以维持。北大西洋东部海域,也就是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海域的露脊鲸只剩下十几头了,基本上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状态。

没有鲸可捕了,人类又看上了北极的另一种资源,那就是矿产。1905年,美国商人约翰·朗伊尔(John Longyear)和合伙人一道成立了北极煤矿公司(ACC),开始在斯瓦尔巴采煤,这就是朗伊尔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如今的朗伊尔城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当年为了运煤而搭建的木制高架,因为挪威政府有规定,凡是1946年以前人类留在岛上的东西一律不准动。

因为朗伊尔的缘故,1906~1915年被称为斯瓦尔巴的“美国时期”。那时的斯瓦尔巴还叫斯匹茨卑尔根,属于无主之地。1925年签署的《斯瓦尔巴协议》正式把这个群岛划归挪威所有,名字也改成了现在这个挪威语名字,意为“寒冷的海岸”。虽然挪威拥有了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但这份协议规定所有签字国都享有同等的经营权。当年的段祺瑞政府代表中国在这份协议上签了字,所以从法律上讲任何中国人都可以去那里开矿

那么,为什么今天的斯瓦尔巴没有遍布矿山呢?

“斯瓦尔巴是个有名的‘公司破产之地’,因为在这里开矿的成本太高了。”著名的北极研究机构南森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阿里尔德·莫伊(Arild Moe)博士向我道出了实情,“另外,很多企业家没有意识到在北极开矿除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很差之外,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碍。比如有家公司曾经在斯瓦尔巴投资了一个大理石矿,谁知采出来的大理石一运到温暖的地方就裂开了,根本没法用,只好宣布破产。”

因为这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年野心勃勃打算在斯瓦尔巴开矿发财的公司纷纷宣告破产,只剩下朗伊尔城和巴伦支堡(Barentsburg)的煤矿还在运营。前者属于挪威,生产的煤炭全部用于发电自用;后者属于俄罗斯,基本上也只能自产自用。我们的小艇在巴伦支堡的港口外面绕了一圈,没有上岸。从船上望过去,这座小镇比朗伊尔城冷清多了,大街上完全看不到行人,路上的车辆也很少,实在想不出这些俄罗斯人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

距离巴伦支堡不远的地方还有好几幢废弃的小楼,一看就是当年煤矿工人们住过的宿舍,如今早已人去楼空,窗户玻璃也都碎了,看上去像是一个个黑洞,感觉相当诡异。“挪威政府规定,1946年以后建起来的人工建筑,如果10年没人管的话就会被拆除。这几幢房子虽然早就没人住了,但俄罗斯人每隔几年就会派人去那里拧个螺丝钉或者扫个地什么的,用这个办法来避免被拆除。”弗雷德里克说,“其实这种行为就相当于去图书馆占地儿,随便放本破书,别人就不好意思坐下了,俄罗斯就是用这个办法在斯瓦尔巴维持了存在感。”

当然这么做是需要成本的,只有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才付得起。斯瓦尔巴现在的状态就是谁有钱谁说了算,那些超级大国都知道这地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定要先占个座。

按照《斯瓦尔巴协议》,这个群岛永远不能被用于军事目的,所以大家抢着来占座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不过挪威政府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在这里采矿的资金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太高了,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行为,必须想办法转型,把斯瓦尔巴变成旅游胜地和科研基地。

科研这方面一直进展顺利,1993年挪威政府投资在朗伊尔城建立了“大学研究中心”(UNIS),为有志于极地研究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实习的场所。今年一共有599名学生在69位老师的指导下在这里学习,其中有4人来自中国。相比之下,从事煤炭开采和发电的工人只有250人,至少在人力资源方面采矿业已经输给了科研。

不过,如果只比较就业人数的话,如今斯瓦尔巴最大的行业还得算是旅游业。朗伊尔城常住居民排名第二位的居然是泰国人,他们全都是从事旅馆和餐饮业的服务人员。目前每年约有4万名游客坐飞机来朗伊尔城旅游,另有相同数量的游客乘邮轮前来,他们都需要后勤服务。我们的小汽艇就遇到了一艘北极邮轮,当时它正停靠在特里格汉娜冰川(Trygghamna Fjord)的入海口附近,游客们乘坐小艇登上陆地,正准备在冰川上徒步。

说是入海口,其实这座冰川退化得很厉害,其前锋已经退回到陆地很深的地方去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冰山。弗雷德里克调转船头,带我们去另一个名叫艾斯马克柏林(Esmarkbreen)的冰川看看,据说那是这附近最活跃的冰川,应该可以看到冰山。

果然,开着开着海面上出现了小块的碎冰,一开始只有脸盆那么大,后来已经可以看到桌子那么大的冰块了。不过,越往后开冰块并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密,到最后我们的汽艇几乎是在碎冰中间穿行,船底不时传来乒乒乓乓的撞击声。

又开了一阵,前方出现了一道冰墙,最高处不到30米,却足足有1公里长,显得极有气势。开近一看,墙面就像是某种矿物质的结晶,参差不齐但自有规律,表面还覆盖了一层土,看上去是灰色的,但缝隙之中却隐隐显出蓝光,那才是冰川真正的颜色。

突然,一大块冰从墙面崩塌下来掉进水里,发出一阵轰响。汽艇上的人齐声惊呼,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曾经在阿根廷南部的莫里诺冰川见过这景象,那座冰川要比眼前这个大好几倍,每次崩塌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并激起数米高的巨浪,那才是真的壮观呢。

“冰川的大小和纬度没关系,只和降水量,以及冰盖的大小有关。”弗雷德里克解释说,“别看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那么高,但这里降水量不大,平均每年只有200~300毫米,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北极沙漠。这个群岛的总面积也不够大,所以形成不了太大的冰盖,因此也就产生不了照片里那种有几十层楼高的真正的大冰山了。”

话虽如此,但汽艇上的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冰川,大家都被它迷住了,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希望能再次看到冰川崩塌的盛况。这个冰川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每隔几分钟就有冰块掉落下来,断层处立刻现出了大片的蓝冰,比这里的海水还要蓝。

虽然见过更大的冰川,但我还是被眼前这座冰川吸引住了,盯着它看了很久。我突然觉得,冰川真是一种很雄性的东西,它坚硬、固执,外表冰冷,但内心却会不定期地崩溃一次,每次崩溃都极尽夸张之能事,轰隆一声碎成数块掉入海中,变成一座座冰山,此后它便再度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冰山漂向远方,消失在地平线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山太小了,只能算是小男孩。要想看到真正的大冰山,那就必须去格陵兰岛走一趟。

纳萨尔苏瓦克的中冰山

格陵兰岛不愧为北半球看冰山最好的去处,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得到。夏季的格陵兰岛南方虽然平均气温经常在10℃上下,但冰山依然随处可见。我这趟格陵兰岛之行的第二站就是纳萨尔苏瓦克,这座小镇不但是格陵兰岛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看冰山的好地方。

看冰山需要坐船,但我到达时已是9月底,旅游季刚刚结束,游客都走光了,观光船自然也就不开了。幸亏“蓝冰”旅行社的老板杰基·西蒙德(Jacky Simoud)正打算驾船去远处的一个码头修理浮标,他答应捎上我,单独为我来一次冰山观光游。

第二天下午,我如愿以偿地坐上了西蒙德的汽艇,从纳萨尔苏瓦克码头出发,沿着峡湾的南岸向西南方向驶去。出发时正好涨潮,海水比早上退潮时高了两米多,好在纳萨尔苏瓦克深入内陆100多公里,海浪影响不到这里,所以峡湾里的水面平静得如一面湖水,只有些许细微的波浪。

“我经常在峡湾里钓鱼,这地方盛产鲑鱼和大比目鱼,都是特别美味的鱼类。”西蒙德对我说,“尤其是大比目鱼,被公认为是格陵兰岛最美味的特产。这种鱼外表很丑,但肉很厚,肉质也极为鲜美,是做鱼排的上佳原料。”

得益于冰川带来的养分,格陵兰岛的河流和峡湾都是极佳的鱼类栖息地。可惜维京人不知什么原因拒绝吃鱼,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最后被活活饿死了,实在是怪不得别人。

出发后不久,天上下起了毛毛雨,峡湾被一层薄雾笼罩,能见度不高。目力所及之处看不到一艘船,只有孤零零的几座冰山漂在海上。它们都不算大,只有几米高,看上去仿佛静止不动,其实一直在缓缓地走向大海,走向自己的坟墓。“格陵兰岛的冰山密度很高,冰体非常坚实,融化速度比冰箱冷藏室里自制的冰块要多用时好多倍。”西蒙德对我说,“这就是为什么峡湾里的水温虽然高达4℃~5℃,但冰山却需要好几个月才能融化的原因。”

又开了大约30分钟后,前方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排冰山,它们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仿佛是敌军布好的阵营,正等着我们入瓮。我的心脏突然莫名其妙地狂跳起来,恍惚间以为自己变身常山赵子龙,正要单人独骑闯入曹营,杀他个三进三出。

“前面就是库鲁克冰湾(Qooroq Icefjord),也就是库鲁克冰川的入海口,我们马上就要到啦。”西蒙德笑眯眯地对我说,“夏天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带着游客来这里看冰山,这么多年下来还没看厌。”

西蒙德告诉我,他在39年前和朋友驾船来格陵兰岛旅游,第一次看到了冰山,从此他便爱上了这里,从法国搬到格陵兰岛,一直住到现在。

说话间,我们的汽艇已经驶入了由冰山组成的敌军方阵中。这些冰山比刚出发时看到的大多了,最高的有十几米高,像一幢楼,最矮的也有2~3米,和一辆坦克差不多。西蒙德放慢了速度,汽艇在冰山的缝隙间迂回穿行,我感觉就像是在参观一个冰雕博物馆,依次看到了狮身人面像、高卢雄鸡、龙猫、蘑菇头、拱形门和军舰模型,我甚至还看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讲台,很像是某个纪念碑的基座。

不过,更多的冰山形状极不规则,我只能把它们想象成某个先锋艺术家的作品。所有这些冰山的颜色都不太一样,大部分是白色和浅蓝色,但有些冰山呈现出迷人的海蓝色,很像蓝宝石。还有个别冰块的颜色实在是太深了,完全可以称之为黑冰。西蒙德告诉我,之所以有那么多颜色,一方面是形状不同导致的光影差别,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冰体内所含的气泡密度和大小不一样,使得光的折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可惜那天有雾,如果是阳光普照的大晴天,冰山的颜色还会更加多姿多彩。

虽然雨还在下,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了,自始至终都站在舱外拍照。好在那天的气温不算太低,手虽然被冻得冰凉,但还能勉强活动,没有被冻僵。

“这些冰山的形状太奇怪了,简直就像是人工雕刻出来的!”我一边拍一边大声赞叹。

“它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天都不一样。”西蒙德微笑着回答,“另外你别忘了,水面上的部分只是十分之一,冰山的主体部分都在水下呢。”

我突然明白了西蒙德当年的心情。眼前的景象实在是太美了,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有亲自来体验一下才会明白。更妙的是,这些冰山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好像有生命一样。今天的美景只有我和西蒙德看到了,全世界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这就相当于老天爷专门为我俩准备了一场演出,演完就换布景换道具甚至换演员,无论你出多少钱也看不到了。第二天老天爷会演什么?猜是猜不出的,只能第二天再来看一次。于是,当年那个年轻冲动的西蒙德便只有一个选择:留在这里,看一辈子冰山。

西蒙德没有像在斯瓦尔巴那样驾船接近冰川的入海口,而是在冰山中间绕了一圈后便直接返回。回程的路上,西蒙德给我简单普及了一下冰山知识。为什么这里的冰山要比斯瓦尔巴大那么多呢?答案就在于格陵兰岛冰盖的总量比斯瓦尔巴的要大好几个数量级。据估计,斯瓦尔巴群岛的冰盖总体积约为7000立方公里,这当然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但格陵兰岛的冰盖总体积高达285万立方公里,是斯瓦尔巴的400倍!换句话说,全球10%的淡水资源全都储存在格陵兰岛的冰盖里了。事实上,格陵兰岛上的冰盖实在是太重了,把岛中央的陆地压到了海平面以下,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的话,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由四面高山围住的潟湖,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岛。

这么多冰需要找出口,而格陵兰岛的出口并不比斯瓦尔巴多多少,这就导致每一个出口都挤满了冰。就拿我刚刚参观过的库鲁克冰川来说,这个冰川每天都要向峡湾里输送20多万吨的冰,每次一块冰掉进水里都会激起巨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小汽艇没办法驶近库鲁克冰川的入海口,而我们在斯瓦尔巴就可以停靠在距离冰川前锋不到20米的地方近距离观赏。

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的冰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年龄。斯瓦尔巴群岛在5000年前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5℃,大部分低海拔的冰都融化了,所以如今大家看到的冰川最多只有3000~4000年的历史。格陵兰岛则不一样,已经至少冷了十几万年没有热过,岛中央的冰盖因此也就从来没有融化过,而是从雪花直接冻成了冰,然后又被新的雪花覆盖,周而复始,永远保持固态,这就是为什么从格陵兰岛出来的冰山密度特别大,质地也特别坚硬的原因。当然了,这件事对于在北大西洋上航行的轮船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当年“泰坦尼克号”就是被来自格陵兰岛的冰山撞沉的。

不过,这件事对于科学家来说则是个利好消息,因为这就意味着过去这十几万年的空气全都以小气泡的形式被原封不动地封存在冰里了。1989年,欧洲科学基金会出资组建了一个团队在格陵兰岛中部钻孔,4年后终于钻到了冰盖的底部,取出了一段长达3028.8米的冰芯。科学家通过分析冰芯中含有的微量空气,构建出了地球在过去10万年的气候史。

类似的研究后来又做过好几次,也在南极大陆采到过更长的冰芯。通过分析冰芯数据,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相对准确地描绘出地球在过去几十万年里都是怎么过来的。

分析结果表明,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地球大气正在快速升温,而且升温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过去几十万年里的任何时期。对于旅游者来说,这就意味着格陵兰岛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伊卢利萨特(Ilulissat)将会发生巨变,想看冰山的人一定要抓紧时间了。

伊卢利萨特的大冰山

全世界看冰山最好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格陵兰岛的伊卢利萨特,没有之一。这是格陵兰岛游客最多的地方,在那个只有5000常住居民的小镇上行走,冰山的影子无处不在,从任何两幢房子的空隙处向外望去,看到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型冰山。

伊卢利萨特位于迪斯科湾的北岸,这个小小的海湾是雅各布港冰川的出海口,这个又名瑟梅哥库雅雷哥的冰川是北半球最高产的冰川,平均每天向北大西洋输送4000万吨冰,产量是库鲁克冰川的200倍!

为什么如此高产?原因要从地图上去寻找。格陵兰岛四面环山,其中东面和南面的山较高,中央冰盖的冰找不到出口,只能从西边出来。位于格陵兰岛西部中央位置的伊卢利萨特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口,于是大量的冰便集中到了这里。据统计,格陵兰冰盖每年排冰量的10%都来自雅各布港冰川,换句话说,从格陵兰岛出来的冰山里面有十分之一都是从迪斯科湾漂出去的。

雅各布港冰川不但产冰量大(仅次于南极大陆),流动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纳入世界自然遗产时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其流动速度达到了每天20米,排名世界第一。请不要低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要知道,文学家们经常用冰川来形容某样东西老成持重,或者亘古不变,因为世界上绝大部分冰川的移动速度都不到每天1米。

再给大家看两个数字,可以帮助读者们理解这个速度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雅各布港冰川前锋的宽度已经超过了5公里,水面上的高度在40至90米之间,水面下的深度大约是上面数字的10倍。请各位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以每天20米的速度往海里冲,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之所以有这样高的速度,主要原因当然是冰的总量大,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冰川入海口的海床特别深,能够容纳体积巨大的冰块。由于冰川的不断侵蚀,雅各布港冰川前面这条伊卢利萨特峡湾(Ilulissat Icefjord)的平均深度超过了1000米,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500米!考虑到冰山大部分都位于水下,如果没有这么深的冰槽,就不可能出现体积巨大的冰山。

今年距离伊卢利萨特被选为世界遗产已经过去了10年,如今雅各布港冰川的移动速度是多少呢?答案是每天40米。也就是说,这个冰川的移动速度在过去的10年里增加了一倍。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这座冰川始终以这样高的速度向大西洋里冲的话,伊卢利萨特峡湾里是不会留下那么多冰山的,显然有某种原因阻止了冰山向大海的移动。不过,这个原因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到水下去寻找。

原来,在伊卢利萨特这个位置的海底有一条山脊,科学术语称之为冰碛山脊(Moraine Ridge)。这个“冰碛”(Moraine)是由被冰川带下来的渣土和碎石堆积而成的,它们通常堆积在冰川的前锋处,年深日久慢慢形成了一条山脊,好像一座堤坝,挡住了后面冰川的去路。考古证据显示,雅各布港冰川的前锋在9000年前正好位于今天的伊卢利萨特附近,所以这地方才会出现一个冰碛山脊。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雅各布港冰川的前锋不断后退,让出来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伊卢利萨特峡湾。前文说过,这个峡湾的平均深度超过了1000米,但这条冰碛山脊的最高处位于海平面以下200米的地方。如果从侧面看的话,整个峡湾就像一个水槽,肚子很大,但入海口附近突然收紧,体积大的冰山便被挡住了漂不出去,只好堆积在峡湾里,让我们这些游客大饱眼福。

看冰山当然要坐船,我在伊卢利萨特的一家旅行社加入了一个散客拼团,6名游客共乘一艘汽艇,从港口出发向峡湾的上游驶去。伊卢利萨特距离大西洋非常近,所以海浪很大,和在峡湾深处行船感觉很不一样,好在我们的船足够大,倒也不怎么晕。港口附近的海面布满了碎冰,撞击船底发出“砰砰”的声音,听得我心里发毛。“大家不用怕,我们的船非常结实的。”导游安慰我们说,“其实这几年的冰越来越少了,我记得十几年前的时候整个迪斯科湾全都被浮冰盖住了,白茫茫一片,根本看不到水,那才叫壮观呢。”

“为什么浮冰越来越少?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吗?”我问。

“应该是的,这几年伊卢利萨特的气温确实越来越高了,海冰融化的速度加快了。”导游回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后退得非常厉害,现在已经退到距离伊卢利萨特50公里远的地方去了,也就是说如今的冰山要在峡湾里漂50公里才能漂到伊卢利萨特,很多小冰块早就在这个过程中融化掉了。”

导游拿出一张卫星图为我们展示冰川后退的过程。根据这张图,雅各布港冰川在1901至2000年这100年里后退了大约14公里,从2001至2010这10年里后退了16公里,也就是说,最近这10年的后退幅度比此前100年都要大。

“据老年人讲,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坐在家里就能看到100多米高的冰山从窗前漂过,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么高的冰山了。”导游说,“但大冰山还是有的,都在上游。”

确实,刚开始的这段航程遇到的冰山都不算太高,最多也就十来米高,但20分钟后大冰山突然多了起来,有的高达三四十米,像座城堡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我们刚刚经过的这片海域下面就是冰碛山脊,体积大的冰山就是被堵在这里的。”导游说,“通常情况下一座冰山需要走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冰碛山脊这里,然后还要再等一年才能融化到足以冲过冰碛山脊,进入大西洋。但是像前面那么大的冰山恐怕得等上好几年才能冲得过去。”

导游向右前方指了指,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看到一座白色的雪山。

“冰山在哪里呢?”我问。

“那就是啊!前面那座山就是。”导游回答。

这下轮到我目瞪口呆了!在我看来,那完全就是一座山,看上去至少有100多米高,2~3公里宽,无论是大小还是形状都很难让人相信那只是一块冰而已。

“这还算是小的呢,我亲眼见过的最大的冰山比一座城市还要大,我都想搬上去住几年了。”

导游告诉我,卫星图像显示雅各布港冰川上个月刚刚崩解下来一块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冰块,总面积高达12.4平方公里,算下来它的总体积接近18立方公里,相当于在整个曼哈顿岛上堆一块300米厚的冰。

“我们能开过去看看吗?”我指着对面那座像小山一样的冰山问。

“恐怕不行,一来那附近的冰山太密了,我们的船要想接近它恐怕很困难;二来这种大冰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崩解,相当危险。前几年曾经有艘汽艇在接近一个100米高的冰山时被一块掉下来的冰砸中,一位女游客当场被砸死了。”

“不过,最厉害的不是掉冰块,而是翻转。”导游接着说,“要知道你看到的都是水面以上的部分,水下还有很大一块冰呢。这种大冰山经常会因为碰撞或者融化等原因失去平衡而在水中翻身,激起的海浪甚至有可能高达10米,比海啸还要厉害。以前住在岸边的因纽特人晚上睡觉都是不脱衣服的,来海啸时好迅速逃生。”

我盯着那座小山看了很久,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完全不够用了,根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突然翻身会是一种怎样的视觉体验。说实话,伊卢利萨特的冰山不如纳萨尔苏瓦克的好看,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大了,超出了日常经验的范畴。人类对于这样的超级庞然大物只会感到震撼,很难产生美的感觉。不过,那种视觉震撼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它让人着迷,让人欲罢不能。更宝贵的是,这种体验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的混合体,它只能产生于现场,无法被复制。你一旦离开现场,那种体验就彻底消失了,根本无法向旁人描述。

此时我们的小船已经离开城市很远了,海浪也渐渐大了起来。小船摇摇晃晃地穿行在几十米高的冰山丛中,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魔法世界,周围的冰山就像是一座座城堡,里面住着各种奇奇怪怪的魔法师,随时随地都会跳出来对我们大施魔法。

那天的气温很低,但还没冷到手拿不出来的程度。我断断续续地用手机拍了很多视频,试图记录下当时的感觉,但我回来后在电脑上看这些视频的时候却再也没法体会到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了。

结语

冰山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别看它庞大而又坚硬,但其实本质上就是水,平淡无奇。正因为如此,冰山有一种独特的两面性,它看似沉稳,但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拒绝永恒。冰山的每一个变化都带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只是这种美转瞬即逝,无法保留,只有看到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去北极看看冰山吧,体会一下那个只属于你自己的美丽,你会在心里记一辈子的。

文 袁越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