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大众集团刚刚公布了1月份的市场数据,由于受大众“尾气门”事件影响,大众集团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份额出现一定下滑;但是,中国市场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大众集团因此能够保持正增长。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海兹曼(Jochem Heizmann)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底气,说到201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海兹曼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犹如过山车。最终第四季度销售出现上扬势头,他认为翘尾是政策的结果。“这得益于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在四季度良好的销售表现基础之上,相信我们在猴年更能有所作为。”
海兹曼的乐观基于对市场量能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今后几年的发展潜力依旧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说到新能源车,海兹曼仍有些问题尚未完全想清楚,他一向认为,新能源车的使用按理说应该集中在市区,但他注意到目前市场存在的另一种声音,人们在追求市区为主的纯电动行驶之余,还希望能实现纯电动车的长途驾驶。“例如,有的车主希望在半小时以内完成一次充电,并且续航要能够支撑400公里左右。这具有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遇到像假期车流比较密集的时段,对于基础设施来说要同时满足大量的纯电动车的充电有巨大的压力。我想问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否符合实际?因为对于厂商来说,这两种情况在技术上的差别很大。”
困惑犹存,并不妨碍海兹曼对新能源市场的展望,如果把市场份额比喻成一块蛋糕,海兹曼明确表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蛋糕”不会比“乘用车蛋糕”小。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经济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大众集团是否会对中国战略做出调整?
海兹曼: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变,投资计划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也就是说,我们每年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将会超出40亿欧元。大众集团非常清楚,全球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市场。在投资方面,扩产以及新工厂建设也都在总体的投资规划当中,投资重点则围绕新产品以及新能源车这两方面。
在今后3~5年时间里,我们会向中国市场投放15款左右的新能源车。在今后几年间,除了在中国市场投放大量的改款车型之外,还会投放至少10款全新并且实现中国本土生产的SUV车型。在技术方面,除了引进新能源车技术,我们也会不断推进高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节油降耗、数字化以及车联网领域新技术的引进上。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未来的不确定性?
海兹曼:去年中国市场确实有相当大的起伏,我们对2016年及后几年的短期预测确实不如往年那么高。但从中长期来说,我们依然认为中国市场有较好的增长前景。信心来源于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判断,包括人口基数、可支配收入,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潜力。尽管短期市场仍然有起伏,但是中长期肯定会有相当光明的增长前景。
三联生活周刊:集团层面对中国市场是否会下达具体的销量目标?
海兹曼:我想强调的是大众集团追求的目标并不是销量,因为销量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我们在中国所追求的目标是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实现让客户满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品质方面我想强调“残值”的重要性,残值是衡量厂商及其产品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最好指标之一。今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的增长。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哪些细分市场需要特别关注?
海兹曼:增长比较多的是SUV、新能源车还有MPV细分市场,除此以外,经济型汽车也是我们极为看重的一个新项目。每年根据细分市场动态的变化,我们会进行相应调整,例如研发更高级别的SUV车型。当然,细分市场的规划在调整之后仍要汇总在一起,看整体的平均油耗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在大众的车型引进计划中SUV的力度较大,这出于怎样的考虑?
海兹曼:目前大众品牌在中国投放的SUV只有两款,一款是国产的途观,一款是进口的途锐。如果将途观作为一个分水岭,2016年我们将在中国市场投放一款比途观更大、级别更高的SUV车型。在今后几年,将会陆续投放多款级别比途观略低的小型SUV,首先是大众品牌的全新SUV车型,随后奥迪和柯斯达全新SUV车型也将陆续在中国市场投放。SUV车型对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耕耘至关重要,在经济型汽车项目中,也会相应推出经济型SUV车型。当然,在推出的新款车型中也不乏高级别车,但我们会将资源越来越多地放在新能源以及采用节油降耗新科技的车型上。
三联生活周刊:商用车、MPV是否有一些新的计划?
海兹曼:MPV市场相对比较复杂,我们仍在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该市场。总体上来说,MPV的需求量小于SUV以及三厢车,这也使我们在探索MPV市场时相对比较谨慎。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准备推出新款MPV车型,只是详细规划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大众对MPV市场的态度确实偏于保守,但保守不是无缘无故的,选择进驻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要观察它的架构区间、市场规模及所占份额。对我们来说,在MPV领域的一些细分市场相对全新,新平台的研发和工装设备等具体的投入相当之高。
大众目前在中国投放的是夏朗这款进口的MPV车型,上海大众的全新途安加长版也在今年投放市场。在途安的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MPV的其他细分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把握更多的市场契机。
三联生活周刊:新能源车除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形式?
海兹曼:鉴于中国市场的偏好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生物柴油这个话题对中国市场并不那么适用。燃料电池是十年之外的展望,中短期不会成为现实。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中短期的重点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长期则是纯电动车型。
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是补贴导向型。我们认为,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增长会非常迅速,而且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但这一切取决于相应的成本何时才能真正降下来,因为与电动车相关的研发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目前的电池技术虽然正在实现突破,其成本仍然相对较高,电动车相关的零部件也较为昂贵。我认为新能源车的普及障碍并非技术或续航里程,它的核心问题是成本问题,成本降下来,才是关键。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的新能源市场?
海兹曼: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还是坚信中国在这个领域仍然处于全球市场的领先位置。“两限政策”(限制排放和限制牌照)会给予新能源车以发展先机,中国政府在油耗方面的努力也显而易见。
大众集团根据对中国市场的判断进行战略部署,目前正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进口为主,新能源车进口首当其冲的是保时捷Panamera混合动力版以及奥迪与大众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今年会进口纯电动版的Golf车型,但进口量相对有限。第二个阶段从今年开始,我们会寻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的本土生产,首先是奥迪A6,其次是大众品牌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2020年前,会实现纯电动车在中国本土的生产。短时间内,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为这在目前是最具有灵活性的一种解决方案。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未来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有何期许?
海兹曼:大众会完成所有的技术储备,并在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确保新能源车投放。尽管大家对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型总体的规模判断不尽相同,也许200万辆,也许150万辆,但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大众汽车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要大于等于我们在乘用车总体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2020年大众集团在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大约是几十万辆的水平。
主笔 李三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