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只有两种阶级:踢人家屁一股者,及预备屁一股给人家踢者。读书上学就是预备将来踢人家屁一股的门路。
同是一副屁一股,给外人踢比给国人踢荣幸。同是一只脚,踢国人比踢外人有劲。
被外人踢屁一股者常要向被国人踢者夸耀。被国人踢屁一股者常要向被外人踢者表示钦慕曰:“胡为我后?”
奴才最善献屁一股,一旦得志,亦最善踢人家屁一股。
儒家“定位”之说,是叫踢屁一股者放心踢,叫被踢屁一股者安分被踢。但安分之说总有点未足,故必益以道家为天下溪之说,其中有消极和积极之别。“安分”只是安分而已,坐待可以不必安分之时,并非满意: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则以居下为得势,以屁一股被踢为乐。故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以踢人屁一股为代天行教,失意时信老庄,以屁一股被踢为得天。故中国人得遇时深觉庙堂之美,不遇时深觉山林之美。
弄堂中两个小孩子打架,拳头大的信儒教,拳头小的信佛教。
踢屁一股有天才,献屁一股亦有本性*。天才应踢人家屁一股而忽遇屁一股不愿被踢,则英雄无用武之地,必骂其人如何如何。本性*要献屁一股求人踢而觅不到主人者,必饮酒赋诗,自叹时运不济。
踢人屁一股者大都亦愿人踢其屁一股,只要他认为对方有踢人家屁一股的身份和福气。衙役、卑隶、司阍、马弁、政客、官僚等皆同时进行踢屁一股及献屁一股。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家,天下有道,则皇帝踢皇后的屁一股,皇后踢宦官的屁一股,宦官踢大臣的屁一股,大臣踢疆吏的屁一股,疆吏踢太守的屁一股,太守踢庶人的屁一股。假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安分守己,循道不逾,一面被踢,一面踢人家,则分定位安身修家齐而国治天下平。天下无道,则宦官被皇帝踢屁一股而哭诉于皇后之前,皇后反而踢天子屁一股,于是上行下效,庶人踢太守屁一股,太守踢疆吏屁一股……是谓人心不古,天下大乱,百姓造反,而有革命一党一出现。
少年人好打倒人家,反踢踢之者之屁一股,老成*人则反是,有涵养。因为经验,阅历,世故告诉他,反踢者逆天,常要头破血流,至少亦须常坐冷板凳,甘受踢者顺天,顺天则宦囊饱满,升官进爵,命中有软垫沙发可坐。
文人政客失意时,每代屁一股被踢之小百姓抱不平,主张屁一股不应被踢,以合民治精神;得意时,又主张凡屁一股皆有应踢之义,以符治安之旨。
读书人踢百姓之屁一股,而武人又从而踢读书人之屁一股,文人政客上台后,主张凡屁一股非自我踢之不可,为公为私,皆不得不牺牲个人,为国效劳。不久,武人将他踢下来,亦恭颂曰:“这一脚踢得好啊”!然而不久,又主张,凡踢屁一股是违反民治精神。
由被动的踢上升为主动的踢,其中有一层工夫,叫做“摸”。然凡摸赵孟之屁一股者,赵孟即有踢其屁一股之权利。
同时好踢屁一股,又以被踢时喊痛与不痛为分,被踢而不喊痛者谓之有“涵养”,好喊痛者谓之“不识抬举”。在中国屁一股怕踢,或一踢便喊痛,还能算做屁一股吗?
斯巴达儿童亦有打屁一股不许喊痛之练习。但情形又与中国不同。斯巴达人是练习不喊痛,不是练习给敌人踢屁一股,而且同时练习反踢。因为斯巴达人骁勇善战,亦善踢雅典人之屁一股。
踢屁一股哲学已深入吾国人心理,要把他革除,以一百年为限。
【选自林语堂着《林语堂文选》国际文化出版社版】
插图/付业兴
踢屁一股之哲学——读《论踢屁一股》
○米兰
踢屁一股有哲学吗?
现代杂文作家林语堂先生说:“有”。
什幺样的哲学呢?
林语堂说中国社会有两个阶级,即踢人家屁一股者与预备屁一股给人家踢者。此其一。
同一屁一股,给外国人踢比给国人踢荣幸;同一只脚,踢国人比踢外国人有劲。此其二。
奴才善献屁一股,一旦得志,也最善于踢人家屁一股。此其三。
踢人家屁一股者有天才,献屁一股给人家踢者亦有本性*。此其四。
少年血气方刚,人家踢他他反而踢人家屁一股;老成世故者被人踢显得有涵养,免得头破血流,“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待升官进爵。此其五。
文人政客失意之时,对平民百姓被踢打抱不平;待其得意之时,则主张屁一股本就是被人踢之。此其六。
……
踢屁一股与被踢屁一股,有如此之多的哲学,也是国人之特色*罢。为什幺有人可以踢屁一股?答曰:“权势,财势”;为什幺有人竟被人踢屁一股?答曰:“无权,无财”。
作品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一个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利害关系。上层对下层可以支使、奴役;下层对上层的颐指气使只能一忍再忍,或者,也有人对来自上层的“踢屁一股”,觉得是荣幸,尤其是外国人踢自己的屁一股,尤甚矣。
下层接受上层踢屁一股,还有一个奴才与主子的关系问题。做奴才时,愿将屁一股献给主子。待到自己当上主子,则更有甚于踢奴才的屁一股。
这篇杂文不仅描绘上、下层之踢与被踢的关系,尤其是指出这种主子与奴才的权势链儿的形成——在于封建主义文化之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圭臬。皇帝踢皇后——皇后踢宦官——宦官踢大臣——大臣踢疆吏——疆吏踢太守——太守踢庶人。这是天下有道。天下无道则反之,于是天下大乱,百姓造反。
作品除深刻地挖掘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等级制度历史的和文化的原因之外,还特别指出:“读书上学就是预备将来踢人家屁一股的门路。”这分明是对“学而优则仕”之抨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书就可以当官,当了官就有权,有了权就可以有一切。所以,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极具中国特色*,以至到今天,考公务员还是青年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仕途的吸引力仍是今天最有竞争力的热门。可见中国封建文化之毒,深矣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特权阶层之由来,只要有特权阶层,就肯定有踢人屁一股者与被人踢屁一股者。一句话,专制社会的两个阶级泾渭分明,人上人是人下人之命运主宰。
这是一篇政治学范畴的文章,然而作家却生动、活泼、形象地演绎出一篇极佳的杂文作品,这不能不让人佩服作者的高超艺术构思。
主子与奴才,上层与下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被作品描绘成踢人屁一股者与被人踢屁一股者,实在很妙;而又将各种各样的心态,刻画得绘声绘色*。“被国人踢屁一股者常要向被外人踢者表示钦慕曰:‘胡为我后?’”。“弄堂中两个小孩子打架,拳头大的信儒教,拳头小的信佛教”。
形象与形象性*是构成作品文学性*的主要元素,而构成形象与形象性*者,既有外形描绘,又有心理(性*格)刻画,虽然杂文不能像小说、戏曲那样细微、具象,但粗线条是应具备的。作品中除全篇用踢屁一股比喻上下之间关系,还用“常坐冷板凳”、“命中有软垫沙发可坐”、“武人将他(读书人)踢下来,亦恭颂曰:‘这一脚踢得好啊!’然而不久,又主张,凡踢屁一股是违反民治精神。”只这一句,就勾勒出读书人的毫无立场之摇摆性*。
作者未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然而其心理及情感却融于作品中,“在中国屁一股怕踢,或一踢便喊痛,还能算做屁一股吗?”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软弱、愚昧之性*格之讽刺溢于言表。
作品结尾深刻而含蓄,呼唤已深入国人之心的踢屁一股哲学,何时才能革除?
作者期望:一百年!作品创作至今,尚未到百年,踢屁一股哲学是否革除?或者全部革除?当深思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省龙溪人。原名林和乐,又名林玉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1919年赴美进哈佛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22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次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他是《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主编《论语》,后创办《人间世》、《宇宙风》。1936年去美国教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剪拂集》、《大荒集》、《无所不谈》。有《林语堂文选》(上下集)行世。
2008年8月10日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