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榜者在干什么(2)

时间:2014-11-14 11:14:40 

在落榜的读书人中,能被地方官聘请为师爷的比例,比“考中进士为官者”高不了多少,大多数人不得不走上“著述都为稻粱谋”这条路。比如卢照邻、孟浩然、贾岛等一批极具声望的才子,既“屡试不第”,又没地儿当师爷,只好沦为无业游民。他们大多靠写作谋生,有的因此过上了小康生活,甚至成为百万富翁,但有的依然贫困潦倒。

还有弃官为民的读书人,尽管文笔一流,但不屑为五斗米折腰,以致生活难以为继。公元759年,杜甫抛官弃职,举家西行,居无定所,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公元770年,杜甫因无钱治病,客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这段岁月,他尽管也写下了大量的文字,但多是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远则忧其君”的文章,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为稻粱谋”的文章一篇也没有。

有很多具备真才实学的落榜者,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发挥失常,也可能是科举舞弊的牺牲品。他们中的有些人成了“知本家”,尽管孔夫子不属落榜之列,但正是这职业的开山鼻祖,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个个都收学费,收益不菲。自开科取士以来,落榜而有真才实学者纷纷效仿,也有人为偷懒,无需招三千弟子,选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教,就可丰衣足食。

有的人读书不行,干脆学经商。明朝沈万三、清朝伍秉鉴,家底殷实,虽有钱读书,但科举无望,他们便跟随父辈学经商,成为了当时的商业巨子。伍秉鉴事业巅峰时拥有财富2600万两(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也只有70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也有些落榜的读书人,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比如范进,最后沦为精神病。另外还有一类,比如李自成、洪秀全,屡试不中,不得功名,干脆一气之下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做起了起义领袖。不过这两类落榜读书人的选择,几百年才出一个,没有代表性。(李志刚)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半月谈

美图欣赏

半月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