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太远了 皮兰(2)

时间:2014-11-14 10:16:14 

没有人去拙劣地添油加醋,或者去涂脂抹粉“打造”它。历史是不需要加工的。

无形的音乐是一种灵魂。古典音乐是历史的灵魂,皮兰人用它来轻轻唤醒历史。

它原本就是一块音乐的土地。早在17世纪这里诞生了作曲家和小提琴家塔替尼(1692—1770)。塔替尼那部堪称小提琴“绝品”的《魔鬼的颤音》,其指法与弓法难度之高至今无人超越;作品诡异、超凡、变幻莫测与难以捉摸。塔替尼说他这部音乐来自一次梦中魔鬼的指点,他只不过梦醒之后,把依稀记得的音乐记了下来。这并不一定是故弄玄虚,至少他本人再没有写过与此类似的作品。

皮兰人在塔替尼去世二百年时,仍然怀念他,以他为荣,便制作一尊雕像放在广场的中心。雕塑家的想法很有创意,特意将雕像做得和真人一般大小,看上去好像他们的塔替尼又回来了——拿着小提琴跳在台子上正往前走。在宽阔的广场上,雕塑显得小,但他占满了皮兰人的心。从此皮兰人称这广场为塔替尼广场。

真正的雕像都是为了一种精神,不是城市广告。

最深厚的皮兰还是在城中往复迴绕的哥特式的老街老巷里。历史的空间向例窄仄。今天的皮兰没有为了“扩大旅游经济”而去放大街道尺度。老墙老屋老门老窗一切依旧,房中的生活设施却正在“现代化”。他们依旧在窗口伸出杆子晾晒衣服,依旧在窗框上挂满花盆,让五颜六色的花朵镶在阳光射入室内的地方;然而,钻进一些地下室地洞似的小门,里边艺术家工作室的照明、通讯与生活设施却十分现代。这些艺术品店很少出售千篇一律乏味的旅游商品,多是艺术家富于个性的创造。不论是陶瓷、玻璃制品、木石雕刻,还是铁艺、布艺与千奇百怪的艺术化的日常物品。他们尊重历史,却又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是一个劲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拼命挤奶。

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活着的。

山上教堂的钟声响后,一对新婚的男女走下来,穿着白纱裙的新娘一手拈着一朵挺大的红玫瑰,眼睛很美;新郎的脸上溢满幸福。两人穿过广场时,没人上去看热闹,只是几个本城人远远站着,笑嘻嘻看着这两位年轻的熟人。

他们手牵手穿过广场,偶尔会情不自禁停下来,亲吻一下,再走,就像他们的祖父祖母。

美好的传统就这么悠然自得地传承下来。

只可惜它离我太远了,皮兰。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半月谈

美图欣赏

半月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