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塔那摩囚犯 揭露狱中黑幕(2)

时间:2015-04-06 08:33:59 

萨拉希则辩解说,他在1992年就离开“基地”组织了,那时它只是为了谋求独立而存在的,还没把美国当作袭击目标;他本人与拉姆齐不过一面之缘,“我们只相处了一个晚上,根本没有讨论反美阴谋”;而莱萨姆则在他到蒙特利尔之前就离开了,两人压根儿没有交集;至于认为他帮助招募“9·11”恐怖分子完全是美国人的臆想。

不过,这并不妨碍美军对萨拉希严刑逼供。“他们会连续打上3小时,一边打,一边往我衣服里塞冰块。这样做可以遮盖伤痕,还会造成额外的痛苦。”美军的另一招叫“暗无天日”,“我的牢房里没有一点光亮,有好几个月我不见天日,根本没有时间概念。”

审讯期间,他经常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余20小时要接受3拨审讯员的轮番讯问。萨拉希还曾连续数周被剥夺睡眠,甚至遭受性虐待。美军还用模拟绑架、模拟死刑等手段企图摧毁他的意志。美国国防部承认,2003年曾为萨拉希“量身定制”特别审讯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时任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批准。在这种“特别关照”下,萨拉希一度成为“整个监狱被刑讯逼供最狠的犯人之一”。连续的酷刑,让他几次到了崩溃边缘,但最终,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自我心理安慰挺了过来。

由于实在问不出有价值的口供,美军放松了对萨拉希的审讯。他开始有机会去监狱的阅览室借书,“我把《圣经》《麦田守望者》读了好几遍,还研究起了费马大定理。”他甚至与几名守卫和审讯员结为了朋友,一起讨论宗教问题、下象棋、看电影。他对一些审讯员心怀同情,“他们大多出身贫穷,只能干最脏的活儿。”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一次来了一位新的“安静而礼貌”的女审讯员,她问萨拉希对一个恐怖嫌疑犯2003年到伊拉克旅行的情况了解多少。“我说自己2001年就被抓起来了,不可能了解这些。她微笑着解释:‘是我上司让我这么问的。’”

目前还看不到获释的希望

2005年夏天,萨拉希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到秋天时完成了长达466页的《关塔那摩日记》。美国政府以涉密为由,对这本书进行了长达7年的审查。书中凡是涉及人名或敏感内容全被涂黑,有2500多处。

2010年,美国一位地区法官曾以证据不足,下令将萨拉希释放。美国政府随即提出上诉,本案被发回重审,目前还看不到获释的希望。关塔那摩监狱自2002年设立以来,共关押了779名恐怖嫌疑犯,目前仍关押着130多人,可以想见其中还有不少像萨拉希这样的人。

不久前“美国民权联盟”也发起了在线请愿活动,呼吁释放萨拉希。《关塔那摩日记》的版税还成立了一个基金,用来帮助萨拉希出狱后重建生活,而他已经开始用这笔钱资助亲戚的教育了。

由于这本书题材敏感,十分畅销,已经有制片人有意把它搬上银幕了。萨拉希表示,自己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让它进入公共观点的法庭”。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人物

美图欣赏

人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