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S、SBS、MBC是韩国的三大电视台,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赵晖在2011年12月参加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举办的一次韩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国高层领导人培训计划,其间被发放了一份韩剧市场调查问卷,里面涉及的内容极其细化,涵盖制作内容、收视习惯和收视期待等各种问题。韩剧是边写边拍边播,一旦收视率低于某个数字,该剧就可能被拦腰截断。“三大台在电视剧市场各有侧重。SBS是民营商业公司,没有国家股份,运营一开始举步维艰,所以它开辟的市场以制作青春偶像剧为主,《来自星星的你》、《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对我说谎试试》都是这家出品。MBC是民营和国家资本混合,偏重历史题材,很多大剧出在MBC,比如我们熟悉的《大长今》、《善德女王》。KBS就是国家台,类似我们的中央电视台,被视为国家形象输出的渠道。KBS生产比较多的是正剧,像《冬日恋歌》、《蓝色生死恋》,韩流最早就是从这两部剧开始的。KBS没有SBS讨巧,但在韩国电视剧界绝对是老大,这是不容置疑的。”
韩流目前影响的亚洲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和越南等国。赵晖说,韩国政府对将电视剧产品推向海外也有很多保护措施,比如为台词提供翻译,通过国家行为来做展览宣传,这些都是国家免费为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提供的,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我记得去年的时候,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占财政预算的1.4%左右。但是朴槿惠总统说,到2017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预算要超过2%。”
娱乐韩流热也带动了韩国其他产业。赵晖在研究中发现最受益的是电子产品。“韩国的电子产品和电视剧关联最紧密。电视剧如果获利了100美元,可以拉动周边产业获利419美元,大致是这样的比例。而在这400多美元中,近50%是电子产品,35%~40%是服装,5%是食品日用和化妆品之类。”赵晖说。
赵晖在她书中提到的一个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来观察韩国娱乐制造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工业化产品的快速上升: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在韩国比较流行,这使得学界和制作界对大众文化的总体看法是贬大于褒。到80年代以后,一批在美国留学的学者先后回国,开始逐渐抛弃法兰克福学派,因为他们认为它只能用于批判而非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在韩国失去了主导地位。到了90年代,从事文化研究的韩国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如何用娱乐化的眼光来做电视和看电视了,对大众文化的总体看法已经是褒大于贬。赵晖说,在她所接触的韩国学者中,针对娱乐产业对社会带来的舆论价值并非没有批评的声音,“但是在韩国,学者对自己的研究范围界定很清楚,比如传播学领域就有定量分析教授和定性分析教授。定性分析比较具有文化批判性,但定量分析就全部用数据说话了。现在韩国政府采信较多的声音是定量分析”。
主笔/曾焱 实习记者/刘彭媛 驳静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