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大概在毛泽东提出“持久战理论”前后,蒋百里、白崇禧都提出过类似观点。尽管提法不同,但都意识到抗日战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斗争。
在这方面实际上蒋介石看得更早,在围剿红军时就有这种想法。1935年他第一次入川,写的日记就提到四川可以做战时后方。所以后来他有迁都重庆的想法。但是大家真正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还是在武汉会战之后。
毛泽东的持久战,最大特点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持久战。这是人民战争的思想,也是共产党的工作特点。
根据地
三联生活周刊:为了对抗日军,共产党军队做出了怎样的具体部署?
刘统:太原保卫战失败之后,华北出现了大片空白。国民党军队撤了,国民党政府也不存在了,而日本人又尚未完全占领。这时,毛泽东下了命令:三个师化整为零,到敌人的后方去,开辟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有一个口头报告。他说,那个时候共产党是麻雀满天飞,哪里有粮食到哪里去。
于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局面。正面战场是阵线分明,你攻我守,节节退却。敌后战场呈现犬牙交错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犬牙交错,换而言之就是分散。把兵力渗透到山区、平原以及公路铁路线中间地带等日本人难以到达的地区。这一局面的形成,是共产党审时度势的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要在敌后开辟根据地?
刘统:毛泽东从井冈山时期就是弱者,他始终从弱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如何生存下去,如何不被消灭还能发展。他在想怎样把对手的长处抵消,把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这种考虑的结果,就是把兵力分散,渗透到山区。
以太行山根据地为例,那里交通不便,只有羊肠小道,日本人的车用不上,只能靠两条腿。但是靠两条腿日本人绝对跑不过共产党。当时日本主力部队都南下了,华北地区主要是防御部队,地广人稀,只能守城市,根本力不从心深入太行山深处。敌人到太行山深处扫荡又很困难。共产党军队都是小股部队,扫荡这些小股部队有没有价值?进去之后,人少了解决不了问题,人多了还得考虑给养,需要多少人跟在后面提供粮食?所以这一策略把日本人的优势变成劣势,八路军就有了生存空间。
战争是双方统帅谋略的较量,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仅要看到敌人的优点,更要看到敌人的弱点。我认为,这种全面的评估能力,毛泽东胜过蒋介石。蒋介石作为一国领袖,对国土丢失看得过重:不能后退,一定要顽固抵抗。其结果,就是人数占优势的部队,每每被精锐的日军突破,被动挨打,不得已又决黄河口,造成巨大人道主义灾难。他每次听说百姓被杀、土地丢失、军队失败都很痛苦。而毛泽东通过战前谋划为自己创造了主动空间。
三联生活周刊:根据地都在偏僻山区,部队如何能生存发展?
刘统:一开始建立根据地,生存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八路军刚进去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化整为零。不保留大规模的主力部队,一个军区只有两三个团是主力部队,其余都是活跃的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变成骨干,深入各个村,当种子。他们作战单位规模很小,甚至不到一个班,有时候进入一个村里只有三五个人。
深入各个村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宣传抗日;第二建立共产党的民主政权。国民党政权已经撤了,伪政权也没真正建立,各地都是土匪、散兵,权力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共产党一下让老百姓觉得有一个主心骨。
共产党首先占了一块地,然后把地主、民主人士、方方面面的人都请来,建立各级政府,进而把共产党的组织推进到每一个村。就像下围棋,共产党做“眼”,“眼”做得越多越有生命力。从县委到区委,由区委到村,都建立自己的党支部,建立自己的抗日先锋委员会,建立自己的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