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有一个“晚期张爱玲”过早地结束(7)

时间:2015-09-29 16:14:08 

止庵:她是蛮喜欢的。尤其是在《重访边城》结尾部分对香港的情感。但是,在香港生活跟在香港创造生活,是两码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张爱玲到美国后的写作具有“流亡写作”的属性吗?

止庵:没有。张爱玲严格来说,对美国没有兴趣。现在我们读到她写美国的作品,只有一篇,没写完,最后那篇《1988——?》,还有《同学少年都不贱》有一点美国的影子,但我觉得那个小说不是专门写美国的。她对自己的身世太看重了。她喜欢《红楼梦》,她认为真是可以写一个现代《红楼梦》那样一个故事。

三联生活周刊:张爱玲当时在上海文艺界,确实很出名吗?炎樱曾经说,当时和张爱玲走在一起,经常会有女孩子过来盯着张爱玲看。用现在的话说,是有不少“粉丝”的。

止庵:也没有,也没那么重要。我问过我母亲,她当年就在上海。她都不知道张爱玲。她还是文艺青年呢。当然那时的文艺青年爱读的是左翼作家的作品,特别是苏联文学。如果说当年满街都传张爱玲,我不大相信。张爱玲的写作是1943年开始,那时候大部分作家都跑到内地去了。我觉得她当时在上海的名气被后人给夸大了,但要说她一点不重要,也不是。上海确实就那么几个杂志,她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这些杂志上。当时的文化中心应该不在上海,而是在重庆,还有一部分在延安。但张爱玲当时书卖得不错,能到几万册。应该说张爱玲当时在上海的文艺圈很有名。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张爱玲有忧郁症或自闭倾向吗?

止庵:大家都觉得她症状很像。当时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张爱玲的书,那是她姑父授权的。张爱玲去世以后,我到宋以朗家里去。宋先生拿一个包,说有一个事怎么办。在张爱玲遗物里发现一个包和一封信。是写给国内一个人名的,一个女人名。不知道是谁。这事他也跟陈子善说了。后来陈子善找到这个人,原来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一个

三联生活周刊:张爱玲晚年和她姑姑、弟弟的关系是怎样的?

止庵:她有障碍,但是她能突破这个障碍。但她有时候也很无情,她走的时候,从上海走,跟她姑姑告别,说两人永不再见,永不再联系。她甚至没跟弟弟告别。后来她跟姑姑又联系上了。她弟弟在80年代末,突然看报纸说张爱玲去世,就给中国驻美大使馆写了封信,说:我有一个姐姐叫张爱玲,你们帮我核实下她是不是死了。这封信还转到了张爱玲手里,她就给他弟弟写了封回信。是她弟弟唯一收到的她的信。这封信还发表了。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钱给你,我在这活得不算坏,但也没那么好。听说咱们家的房子现在归你住了,我觉得这挺好的。其实当时,他们家已经没有房子了,他弟弟住的也是租的房子。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