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说,“酷儿”超越了性向的简单二分法,它相对的不是“异性恋”,而是“正常”。思考性向——尤其是揭示异性恋文化中的预设与成见——是一种社会批评,对界限与制度的一种挑战。而这正是弗兰克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对当代大众文化规范的挑战。
这些年来,弗兰科在媒体上对自己的性取向一向是各种暧昧,按照《纽约》杂志的说法,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同性恋气质的异性恋”,也是“最有异性恋气质的同性恋”。他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也以同性恋为主,比如《米尔克》中同性恋政治家米尔克的恋人、《嚎叫》中垮掉派同性恋诗人艾伦·金斯堡、《萨尔》中50年代著名同志男星萨尔·米涅奥……这些角色是对好莱坞经典男性形象(如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的颠覆。在“迈阿密同志电影节”甚至给他颁发了历史上第一个“盟友平等奖”,以表彰他对LGBT(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社群做出的突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本人就是一个酷儿:不仅消除了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边界,还消除了演员和艺术家、英俊和智慧、肥皂剧和美术馆的边界。
戴维·布什内尔(1754~1824)
发明家。1755年在耶鲁学院读书期间发明了潜水艇与鱼雷。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发明的“海龟号”潜艇首次在海战中攻击了敌舰。
诺亚·韦伯斯特(1758~1843)
字典编撰家、美国英语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学术和教育之父”。他的父亲是农民,倾其所有送他进入耶鲁学院读书,当时他还不到16岁。
韦伯斯特性格暴烈,既有出众的才华,又有传道士般的热情,为了编撰《美国英语字典》(1828),他耗费22年时间用于研究和写作,并钻研古今20余种语言。这本字典共7万词条,通俗易懂,即便在拼写上大搞创新,亦成为权威的工具书,将美国英语从英国字典中解放出来。如他的传记作家约书亚·肯戴尔所说,韦伯斯特“既是我们的语言,也是美国人身份的塑造者。他最终通过一种语言将我们结为一体”。
本杰明·西利曼(1779~1864)
化学家、地质学家。于1796和1799年分别获得耶鲁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从1802到1853年西利曼一直在耶鲁大学担任教授,是美国最早教授科学的教授之一,人称“美国教育之父”。他还是美国《科学》杂志的创办人,国家科学院创建人之一,对创建耶鲁大学医学院也曾起重要作用。其子本杰明·西利曼(1816~1885)创建了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院。
容闳(1828~1912)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也是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的中国人。后又创设幼童留美计划,世人称他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76年,美国耶鲁大学授予容闳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以表扬他对于中国和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大贡献。
萨缪尔·摩尔斯(1791~1872),
发明家、摩尔斯电码的发明者。在麻省就读菲利普斯学院后,萨缪尔·摩尔斯进入耶鲁学院修读宗教哲学、数学及有关马匹的科学。其间曾经修读本杰明·西利曼及杰里迈亚·戴有关电的课程。于1810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