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盗洞引发的探秘:海昏侯墓发掘记(2)

时间:2015-12-25 13:48:38 

杨军接到考古所所长徐长青的电话时已经是下午16点多钟,这一天他刚刚下乡出差回来,正准备在厨房里给好久不见的妻儿做一顿好菜。所长在电话里说新建县发现了一个盗洞,让杨军去看看。“我本来不太想去。”杨军透过窗户看了看屋外,3月的南方天黑得早,此时的天色已经开始擦黑了。听出了杨军的不情愿,所长在电话里特意提示道:“是在铁河附近。”一听是铁河,杨军一下子反应过来,他赶紧放下锅铲,抓起200块钱就打车出了门。

“可能是海昏侯!”这是杨军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根据《汉书》、《江西通志》等历史文献记载:“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昌邑王刘贺即帝位二十七日,废为列侯,卒葬昌邑。”传闻中的海昏侯墓就在南昌市区以北约60公里处,这里大大小小的墓葬很多,考古人员早就怀疑跟海昏侯有关,但具体是哪一座,却没人说得清楚。而这次偶然发现的盗洞,恰好就属于这片区域。

两个小时后,当杨军赶到墩墩山脚下时,天色已经黑透。他抬头看了一眼高高凸起的山包,心下暗自嘀咕:“这样大的封土,看来墓的等级很高。”而此时的墩墩山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警方和附近来看热闹的村民。穿过荒草荆棘和各式祖坟墓地,杨军来到了山顶盗洞前,他一眼就看到了盗墓贼挖出的椁木板、白膏泥和木炭。这愈发证实了他的猜测:这很可能是一座西汉的高等级木椁墓葬。“在西汉,南昌一带再没有比海昏侯等级更高的了。”他进一步大胆猜测,“至少可能跟海昏侯有某种联系。”

杨军看着黑魆魆深不见底的盗洞,越想越后怕:如果当晚自己犹豫没来,盗墓贼再挖上一晚,这个墓就彻底保不住了。“当时这里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既没有保护资金也没有保护人员,今天把盗洞填掉,明天盗墓贼还会来挖。”杨军明白,要真正保住这座古墓,必须赶紧向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申请抢救性发掘,避免陷入混乱。由于天色已晚,无法进入盗洞查看,杨军当晚干脆住在新建县里起草文件材料。

直到第二天天色渐明,杨军才真正看清楚墩墩山附近的环境: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众多封土坟包,几乎所有明清以前的墓葬都留下了大量盗洞。事后证明,墩墩山是盗墓贼最后下手之处,与之相邻的左侧山包即侯夫人墓则刚刚被盗不久。“为什么最有价值的墓反而最后才被盯上?”据杨军观察,这或许与墩墩山的外观有关。“它比左侧山包显得小一些,或许盗墓贼根据封土越大墓主身份越尊贵的推断,先对左侧山包下手。”但盗墓贼万万没想到,汉代是以右为尊,右侧封土之下的墓主可能更尊贵。“正因为盗墓贼看走了眼,反而给考古保护争取了时间。”后怕之余,杨军更多的是庆幸。

上午8点多,杨军在身上绑好绳子背好相机缓步走到盗洞前。他探头看了看深不见底的黑窟窿,头皮没来由地一阵发麻,于是赶紧叫人找来村里的打井师傅,坐进辘辘车才敢麻着胆子下去。一进盗洞,杨军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奇异香味,这让他大为惊异。按照以往的经验,2000多年前的汉墓应该没什么味道,不像明清墓有一股腐臭味,而这香味却是闻所未闻。甚至直到三年后,考古队对主墓进行集中发掘时,这香味仍未散去。它来自哪里,究竟是棺椁木材发出的还是香料味,至今仍是一个谜。

但彼时的种种迹象已足以让身处盗洞中的杨军相信,这个墓一定不简单。经过他的丈量,这个盗洞足有14.8米深。更让他心惊的是,盗墓贼不仅打穿了两层椁顶板,甚至还打到了两层椁底板的最下层,盗洞深度几乎贯穿了整个墓葬。杨军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是否意味着整个墓葬已经被盗墓贼盗空了?

椁室疑云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0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0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