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来什么”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6-12-05 09:36:54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怕什么来什么”的可能性来源于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只要满足大于零的概率和足够多的样本,怕什么一定会来什么。

幸存者偏差揭示了筛选的过程对现有数据的影响,“死人”不会说话,无法提取的回忆同样不会说话。大多数怕而不来的事情都被遗忘,只剩下了怕什么来什么。

自我妨碍作为自我保护的策略,虽然不能凭空让事情变坏,但是当事情可能变坏的时候,却能让它更有可能变坏。所以,很多时候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然而,并不是只要“恐惧”的事情出现了,我们就一定会有“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

·吃完晚饭,和家人出去散步消食。还没走出小区,就听到接连的狗叫声,没有几秒就看到3只狼狗龇着牙冲到了面前。瞬间吓得动都不敢动,直到狗主人喝走了它们,才缓过口气,长叹一声“吓死我了”。

·附近新开了一家鬼屋,网上的评论都说效果逼真,去的人都尖叫连连。正好今天没有事情,自己决定去探索一番。在门口换好票,突然感觉有点害怕,腿都有点发软了。

·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这门课只断断续续听过三四次,书到现在也没有翻开。感觉复习也复习不完了,打两盘DOTA压压惊,赢了就去扫扫重点好了。唉,好害怕期末考试挂科呀。

3件事都存在“恐惧”的事情(狼狗、鬼屋效果、挂科),假设最后都发生了,哪种我们会有“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呢?通常只有第三种。第一种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狼狗冲过来就直接感受到了“恐惧”,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第二种情况预期到了,也确实对鬼屋的效果“恐惧”,但是这种感觉对我们并不是糟糕的事情。由此可见,即使都是“恐惧”,认知卷入较少的、一定会发生的或者评估和预期比较积极的,都不会让我们产生“怕什么来什么”的感觉。

与其说“怕什么”,不如说“期待不发生什么”,而这种期待一定是有可能实现的。通常在复杂的社会性活动中,我们才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期待不发生什么”既包含了“恐惧”中不良的感受、注意和认知评价的偏差,又包含了可能不发生时的那种“希望感”。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相关的因素投入更多的注意。我们害怕狼狗会咬自己,就会时不时地盯着周围的宠物;我们害怕会被突如其来的事物惊吓,就会一点点地移动,保持警戒。社会性的恐惧尤其如此,很多人会有意识地注意男朋友出轨的蛛丝马迹,注意周围人看自己时表情的细微改变,注意每一道题目不熟悉的细节。

“恐惧”还会继续导致评价的偏差,当我们的注意收集到了足够丰富的消极因素,似乎更坐实了自己的害怕。这种评价会对我们的行为作出调整,可能会开始对男朋友冷淡,对周围人投以敌视的目光,或者开始潦草而不假思索地答题。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当我们似乎坚信“恐惧”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时,我们可能不再费尽心力地避免事情本身,而开始善后的事宜–如何让糟糕的事情看起来更体面。这样,自我妨碍的步骤就开始了,有些人可能开始和其他的异性勾搭,有些人则选择降低自己的人际需要,还有些人会在考试前通宵DOTA。到这里,“怕什么”很可能就来了。

然后,我们还有一点点侥幸的心理,似乎有些细节还令我们充满“希望”。可能会偶尔发现男朋友对自己的好,会看到有些人对自己的理解和包容,或者是想到这门课往届的挂科率并不高。这种情绪虽然会让我们稍显放松,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恐惧”带来的紧迫感。而且“希望”对恐惧的调节未必有帮助,如果说“恐惧”是反复加工、深思熟虑的产物,那么“希望”则像是突发奇想、稍纵即逝的火花。

有时候有种感觉,我们不爽的并不是“怕什么”,而是“怕什么来什么”这种体验。对此我有几个小建议:

1.接受“怕什么就会来什么”的事实。从统计学的角度,我们确实无从避免,但是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夸大影响。毕竟考试挂科、男朋友出轨和被狼狗咬,都是人生糟糕的瞬间之一,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预见性而变得特殊。

2.感觉“怕什么”的时候,列一张单子理清事情的困局和机会。很多时候,怕的事情未必很容易发生,如果不进行有意识地加工,并不可能意识到这点。这就需要我们将多个侧面展开,才可能发现事情的全貌。

3.割舍不切实际的“希望”,积极情绪未必都是良药。有些时候,“恐惧”是改变的动力,“希望”是改变的阻力。真正用得到“希望”的时候,是在改变扎扎实实地发生之后。

4.我们应该庆幸,“怕什么”至少还会来,说明我们的情绪与认知都处于良好的运转和协调中。如果从哪天开始,“怕什么”一定不会出现了,那我们还需要“恐惧”情绪做什么?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

冯慎行

心理学硕士,情绪心理独立研究者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6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6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