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年,一群西班牙探险队员到了哥伦比亚,在苏洛克达村第一次看见了马铃薯。“我们刚刚到达村子里,所有人都跑了。我们看到印第安人种植的玉米、豆子和一种奇怪的植物:它开着淡紫色的花,根部结球,含有很多的淀粉,味道很好。”按照卡斯特朗诺在《新王国史》中的记录,西班牙人很快发现了这种植物在当地的重要地位:“这种块茎有很多用途,印第安人把生薯切片敷在断骨上疗伤,擦额头治疗头痛,外出时随身携带预防风湿病,或者和其他食物一起吃,预防消化不良。印第安人还把马铃薯作为互赠的礼品。”
上溯到远古,当时的印第安人为了避开森林中猛兽袭击,逐步迁移到太平洋沿岸、海拔3000米以上的安第斯高原上居住。这里气候寒冷,需要新食物的印第安人在这里发现了野生马铃薯。
马铃薯可以在高寒地带健康存活,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有一个的的喀喀湖,海拔3800米,气候寒冷,科学家确认这里是人类最早驯化野生马铃薯的地区。印第安人从7000年以前就开始人工种植这种植物,很快,马铃薯变成了最主要的食物,“一半的印第安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可吃”。
新鲜的马铃薯80%是水分,20%是干物质,干物质中的60%~80%是淀粉。按干重计算,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等同于谷物,高于其他块根和块茎类植物。马铃薯的脂肪含量较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果带皮食用,一个150克大小的中等马铃薯可以提供成人每日所需维生素C(100毫克)的一半。马铃薯还含有维生素B1、B2、B6和钾、磷、镁等矿物质,并富含叶酸、泛酸和核黄素,当然,还有大量膳食纤维。
这样详细的营养成分要到现代才被知晓,在漫长的全球传播历程中,马铃薯默默地成为各种人类文明的供养者。
因为马铃薯提供了充足的粮食,的的喀喀湖成为南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新发明的灌溉、梯田、台田(抬高土层并在周边修筑水沟)技术,把马铃薯的产量进一步提升。安第斯印第安人的时间计量是以烧熟一罐马铃薯所需的时间长短为标准,为了贮藏马铃薯,印第安人发明了冻马铃薯干——把马铃薯清洗、冷冻、用脚踩踏去皮并挤压水封、再冷冻、晒干,做出来的“chuno”(丘纽)冻薯干,是印加帝国战争时主要的部队口粮,也是国家歉收时期的应急食物。
马铃薯维系了安第斯文明,古代印第安人认为,马铃薯是“地下黄金”,是天神赐予的宝物。遇到歉收的年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马铃薯神保佑丰收。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马铃薯被当作战利品带回了欧洲。最早的种植记录是1565年,在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
因为能开出红、白、紫、蓝等颜色的花,作为奇花异草的马铃薯变成了贵族花园里的新宠。然而作为食物,因为最早引进到欧洲的马铃薯很多都是野生种,含有龙葵碱,食用后会产生神经中毒的症状,很长时间内,欧洲人都把这种圣经上没有的植物看作邪恶的象征,认为吃了它会带来麻风病、肺痨和佝偻病,只有穷人,或牲畜才会吃马铃薯。
等到100多年后,欧洲人才开始正式接纳马铃薯。最早意识到马铃薯神奇性的是英国,1590年,马铃薯传入英格兰,进入17世纪,1650年前后,马铃薯已经在英国站稳了脚跟。特别是在爱尔兰,凉爽的空气和潮湿的土壤让马铃薯迅速传播开来,人们公认“马铃薯填饱了爱尔兰人的肚子”,并使得爱尔兰的人口迅速增加,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01年的520万,增长了4倍,人口密度超过了中国。
到了18世纪,中欧地区因为1771年与1772年之交以及19世纪早期发生的饥荒,让马铃薯迅速普及开来。同时,战争也在帮助马铃薯扩散,马铃薯可以藏在地下躲避官方的强制征收,因而可以在食物短缺时贴补口粮,18世纪的动乱帮助马铃薯迅速在德国、波兰传播开来。拿破仑的大军携马铃薯打到了俄国,将军在严寒中战败而归,反而是马铃薯征服了这片全新的领土。
在18世纪晚期,欧洲现代饮食体系产生时,土豆、咖啡和烧酒一起被看作最有影响的创新,甚至是文化上的指导规范。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由此被明确地取而代之了。
在19世纪,中国已经有超过10个省种植马铃薯。四川《奉节县志》记录:“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跟促进19与20世纪德国和俄国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相似,马铃薯也帮助了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明清时期正是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然而新增耕地赶不上人口暴涨的速度,马铃薯、玉米、甘薯等来自美洲的新作物可以在一般作物难以存活的贫瘠土壤、高寒地带种植,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能量。
那些移民到北美洲的爱尔兰人也开启了新的历史,他们的后裔成为美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马铃薯也成为美国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
21世纪的现在,马铃薯已经是真正的全球性食物,它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食用作物。并且随着20世纪20年代马铃薯自动削皮机的出现,马铃薯开始具有了零食的功能——通过美国麦当劳等快餐公司,炸薯条变成一种风靡全球的快餐食品,1853年在纽约州诞生的炸薯片,如今是全球各种便利店最基本的零食配备。
作为马铃薯的故乡,1971年,秘鲁首都利马成立了国际马铃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简称CIP),这是继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中心”和设在墨西哥的“国际小麦、玉米中心”之后的第三个全球性指导作物生产的国际机构。CIP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资源最多的机构,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马铃薯生产、消费第一大国,2015年CIP刚刚在北京建立了亚太中心。几百年前马铃薯从南美洲漂洋过海走出,如今在自己的故乡,正在以现代的形式开展全球合作。
文 刘敏
赞一个 (0)收藏 (0)-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