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里的浮世悲欢:张爱玲的香港国语片(2)

时间:2015-09-29 16:20:41 

张爱玲独特的女性视角、对人情世故的细致洞察,以及苍凉的人生况味,与桑弧导演朴素淡雅的风格相得益彰,可说是一对黄金搭档。携《不了情》的成功,二人再度合作推出了最负盛名、也备受争议的《太太万岁》(1947),影片的主人公是上海里弄的“普通人的太太”,她“在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里周旋着,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尽管遭遇重重危机,都被她一一化解,包括让出轨的丈夫回心转意。次年公映的《哀乐中年》(1948,张爱玲未挂名),表现的是步入中年的主人公的一段出人意料的“黄昏恋”,被批评家刘成汉称为“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亦是40年代光芒四射的一部作品”。此后,张爱玲一度有改编《金锁记》的计划,仍拟由桑弧导演、“文华”出品,可惜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未能完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文艺界的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张爱玲的声望和影响力得到了夏衍等上海文艺界决策者的关注(她被“上海文艺作家协会”接纳为会员,并获邀参加了首届上海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但她还是决计离开她钟爱的上海。1952年,张爱玲以“继续学业”为由迁居香港。初到香港,张爱玲一度靠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维生,她显然对这个差事并不感兴趣:“我逼着自己译爱默生,实在是没办法。即便是牙医的书,我也照样会硬着头皮去做。”在应征翻译海明威名作《老人与海》的过程中,张爱玲结识了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新闻处任职的宋淇,在后者的记述中,张爱玲在众多应征者中显得卓尔不群,她“英文有英国腔,说得很慢,很得体,遂决定交由她翻译”。应当说,与宋淇夫妇的结识,是张爱玲创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正是经由宋淇的引介,她在离开上海后与电影再续前缘,并在战后香港国语片的发展中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此时的香港国语片界也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重组和洗牌。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大量上海资本涌入和人才加盟,香港电影业获得了发展,大有取代上海成为新的“东方好莱坞”之势。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朝鲜战争的爆发、“冷战”的波及等),战后初期一度兴旺的香港国语片遭到挤压,到50年代中后期,以上海资本为基础建立的主要制片机构,如“大中华”、“永华”、“长城”等,大都面临停产或改组的压力。与此同时,来自东南亚的资本登陆香港电影业,成为未来数十年香港电影工业的主导力量,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便是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即“电懋”)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先后成立。

“电懋”的母公司是新加坡的“国泰机构”,这家资本雄厚的东南亚家族企业自20世纪40年代末便开始涉足电影业,由院线、发行起家,并最终拓展至电影制作领域。1955年,“电懋”的前身——国际影片发行公司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永华”片厂,并在翌年改组为“电懋”,逐渐发展成一家现代化的跨区/国电影企业,它以“垂直整合”的模式将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统合在一起,并效仿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以流水线方式制作影片。执掌“电懋”的,是风度翩翩而又学识过人的陆运涛,他在欧洲接受了高等教育,兴趣广泛而且作风洋化。在“电懋”成立前后,陆运涛延揽了一批人才,其中就包括宋淇——他担任“电懋”制片部经理,负责剧本审定和统筹。

受宋淇之邀,张爱玲加入了“电懋”的剧本编审委员会,开始为这家雄心勃勃的制片厂撰写剧本。在1955赴美定居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写作剧本成了张爱玲主要的经济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