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里的浮世悲欢:张爱玲的香港国语片(5)

时间:2015-09-29 16:20:41 

就目前能看到的影片而言,《小儿女》或许是最接近张爱玲上海时期风格的一部影片。主人公中年续弦的情节,与《哀乐中年》颇有相似之处。张爱玲似乎着迷于“哀乐中年”的母题,她曾写道,“有许多人以为青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我倒情愿中年”,因为“人渐渐成熟,内心有一种peace,是以前所不知道的”——无怪乎《哀乐中年》能拍得如此温柔敦厚、细腻动人。不过,不同于《哀乐中年》着力刻画男主人公的乐观、豁达,《小儿女》将重点放在了李怀秋(王莱饰)及王景慧(尤敏饰)两代女性身上,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哀乐中年》的确是桑弧主导的影片:她们坚忍、克制,为了承担家庭的责任,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这两位有着类似不幸遭遇的女性,最终达成了和解。虽然采用家庭情节剧的样式,但《小儿女》既不煽情,也少有说教的意味。剧中,李怀秋在表明自己的心意时说道:“我没法跟回忆竞争。”而王鸿琛(王引饰)则答道:“我不能靠回忆过日子。”——只消听听这两句精彩的对白,我们便有理由相信,张爱玲仍有能力以她标志性的苍凉笔触,描绘出那“浮世的悲欢”。

1963年5月,宋淇因病从“电懋”请辞。1964年6月20日,在赴台湾参加第11届亚洲影展期间,“电懋”代表团搭乘的飞机失事,包括陆运涛夫妇在内的58人罹难。“电懋”突遭变故,一蹶不振,香港影坛由“电懋”、“邵氏”两强争雄,逐渐变为“邵氏”一家独大。1964年9月9日,最后一部由张爱玲编剧的影片《南北喜相逢》在香港公映,至此,她的剧本创作便告终结。此后,她蛰居美国,潜心文学创作,再未与香港电影发生关联。多年后,她的作品《倾城之恋》、《怨女》、《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和《色·戒》等被陆续搬上银幕,每每引起研究者的讨论和“张迷”的关注,令这则历经岁月洗礼而毫不褪色的传奇不断流转下去,而这已是另一个故事。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2014),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2011)、《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即出)〕

参考资料:《私语张爱玲》,陈子善编,浙江文化出版社,1995;《超前与跨越:胡金铨与张爱玲》,1998;《说不尽的张爱玲》,陈子善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国泰故事》,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张爱玲:电懋剧本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10;《苍凉与世故》,李欧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张爱玲私语录》,宋以朗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8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