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时间:2015-11-19 11:14:38 

在那个时代里,物理学成了画家们的大脑,画布成了物理学家们的眼睛。

空间与立体主义

1905年,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的论文,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两年之后,毕加索(Pablo Picasso)创作的《阿维尼翁少女》问世,立体主义就此开创。

在经历了蓝色时期和玫瑰色时期之后,已经在巴黎蒙马特高地“洗衣房”定居的毕加索正在尝试着新的探索。1907年,他在巴黎塞尚(Paul Cézanne)的回顾展上遇见了布拉克(Georges Braque),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都非常赞赏塞尚的构图方法。被誉为现代主义之父的塞尚提出要用头脑去绘画。“绘画意味着,把色彩感觉记录下来并加以组织。在绘画中必须眼和脑相互协助,通过色彩帮助印象的逻辑发展。”塞尚提出了初步概念和实践方法,而毕加索和布拉克则把这一概念扩展延伸,他们否定野兽派的色彩形式,利用塞尚已经开始尝试的几何图形来表达,并将塞尚的多点透视更进一步地运用。有记载,在立体主义诞生前夕,毕加索曾去听了几次非正式的几何学讲座。

就这样,1907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山之作《阿维尼翁少女》诞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写了物理学领域的时空观,而毕加索同一时期则在绘画领域成功探索出新的时空表达方式。阿瑟·米勒在《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一书中表示,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纽带就是数学中时间所代表的第四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认为人类视网膜是一张二维画,既然二维景象是从三维投影而来,那么三维景象也可以被看成从四维投影而来。因此庞加莱建议,可以将第四维描述成画布上接连出现的不同透视图。毕加索更进一步认为不同的透视图应该在同一时间里展现。

《阿维尼翁少女》第一次展现给观众的不是吸引而是震惊。因为即使是对后印象派来说,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缺乏视觉性魅力乃至丑陋的女性形象。画面由五个女性组成,中央的女性有着正面的脸颊,却有着一个从侧面表现的鼻子。左边女性有着全部侧面的脸,但眼睛又是正面的,身体的轮廓分不清各个部位的位置,迈出的腿也不知是左是右。右侧的两名裸女则有着非洲木雕般的脸庞,表情狰狞,坐着的女子似乎背朝着我们,但脸却正面朝向观众。蒙马特高地的其他年轻艺术家当时也对这幅画非常不解,德兰甚至说毕加索应该在这幅画背后上吊,他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画派已经诞生。

实际上毕加索的这幅作品完全打破了传统绘画观念。画面几乎没有了平常意义的纵深空间感,五名少女压到了画面的最前面。画面色彩也被高度概括,少女身体几乎运用平涂的手法。此外最重要的是毕加索不再使用单一固定视点的传统绘画方式,而是将不同视点所得观察付诸于同一画面,时间、空间的持续性由此展现,立体主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画面从三维带向四维的画派。传统绘画中的女性形体被毕加索分解,打碎成一块块的碎片被重新以全新的形式和位置拼接在一起。这一全新的女性形体使得平面的画布可以直接展现出立体感,观众不需要移动自己的身体就可以看到这五名裸女前后左右的全部影像。

正是此等构图、色彩、形状的运用展现了毕加索无限接近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这幅画中的焦点不再集中固定于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空间,而是以几何的方式在一个平面内同时并置了多重视角。毕加索将同一个物体的几个不同角度影像放进同一平面,一元焦点透视规则被打破,时间唯一性的原则也被打破。一个画面展现的多重视角使得时间不再是连续性的,而是片段性的,就像相机在不同视角多次拍摄进而合并后的效果一样,如此一来,我们看到了四维时空的景象。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6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6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