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前夜的权谋与征战 战国 谁主沉浮(2)

时间:2015-12-25 13:26:46 

魏惠侯魏罃时年62岁,统治山东诸国中最强的魏已有32年之久。他的祖父魏文侯信用重臣李悝与客卿吴起,厉行变法,在战国诸雄中第一个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科层制管理结构。从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魏相继攻取河西、中山,连败秦、齐、楚三国,一时声势夺人。但魏国身居中央之地,腹背受敌,其安全须仰仗昔年同为晋之大夫的韩、赵两国(合称“三晋”)的善意方可获得保障。当三晋同盟在前386年第一次破裂之后,魏的战略地理形势立即变得微妙。从前375年到前362年,魏国12次对外用兵,屡遭败绩,被迫迁都大梁,以图向东发展。但在前353年与前341年的桂陵、马陵两战中,魏军连续败于田氏统治下的齐国,在西线又被秦攻下河西之地,终竟不复昔年荣光。尽管魏惠侯在前334年与齐威侯一同僭越称王,并曾用公孙衍、惠施以行“合纵”之策,但已无从支配整体秩序。三晋之地的人口与财富,遂在内讧与混战之中渐趋消耗。

被称为荆楚中兴之主的楚威王熊商,此时即位刚满一年。有魏之覆辙在前,楚人无意插手中原,而是沿长江东下、攻取越国,三胜而亡之。至前329年威王去世时,楚已兼领巴蜀、两湖与江浙,疆域居诸侯之冠。然及怀王继位,格局复起变化:围绕东方之国宋之归属,关东诸侯竞相结成抗齐之反霸同盟,楚亦厕身其间,不意竟将两湖腹地悉数暴露于秦军锋芒之下。自前280年以降,秦陆续发重兵击楚之巴、巫与黔中,陷其都鄢郢,尽取两湖之地。怀王之子顷襄王东逃陈城,公族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其时距商鞅之死已60年矣。

以“连横”之策闻名后世的纵横家张仪,在商鞅罹难之际刚过而立之年;另一对纵横家兄弟苏代与苏秦,则要到半个世纪之后才会开始推行其“合纵”谋略。孟子之徒景春尝谓纵横家为“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列国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这显然也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张仪早年在楚,几乎被杖击而亡;苏秦佩六国相印,最终却死于非命。而他们的后辈秦相范雎在昭襄王时代的沉浮,同样验证了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个人才具的“可能”与“无能”:精明的算计往往为突发的偶然状况所破坏,失败的阴影时时藏匿于胜利的荣耀之中。如同一出宏大的悲剧,在最激烈的碰撞中展现命运之无常。

而在函谷关外那个沉默的边陲之国,秦惠君年轻的姬妾芈八子——即今时电视剧《芈月传》的主角——正与她的丈夫惠文王、异父弟穰侯魏冉、儿子昭襄王,以及出道更晚的纵横家司马错、兵家白起一同继续着对秦的改造。惠王在位27年,武王4年,昭襄王享国56年,从未见列国时有之弑君、争位、内战;而在抵御山东诸国合力进攻的同时,秦不仅恢复和扩展了商鞅时代的变法措施,而且极擅利用地理位置之便利与各国权势之消长,相时而动。高效集约的资源动员模式,与大胆果决的军事战略相结合,正合于全民战争的时代特征。

公元前260年,即已被上谥号为“宣太后”的芈八子去世之后5年,白起斩赵国军民45万人于长平,摧毁了最后一个可能妨碍秦之统一的挑战者。此时距商鞅之死不过78年。又过了5年,秦昭襄王占王畿、迁周天子之九鼎,亡东周。风云激荡的83年,见证了诸侯战争的全面升级、法家改革结出硕果以及官僚科层制在秦国的定型;以“国家至上”为特征的秦制,最终取代了封建色彩浓厚的周礼,奠定了其后中国历史的基调。

文 刘怡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1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1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