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生态城:成都平原上的珍珠

时间:2016-12-29 09:55:39 

小河街、洗面桥、青石桥、金河街、猛追湾、半边桥……行走在成都,常常会跟与水相关的地名不期而遇,《华阳国志》称:“蜀江众,多作桥,故蜀立里多以桥名。”历史上,成都因为地势低洼,池沼密布,大大小小的河流交织,这里也曾是个碧波荡漾、舟船来往的水间城市,更是因为“水泽所聚谓之都”,得到沿用至今的“成都”之名。

然而现在,这些风雅的地名,都变成了普通街巷,在车水马龙之中完全看不到昔日水网纵横的迹象——直到清末,成都城中仍存有桥200余座,湖池20余处,而就在近100年的建设中,大量的水系被直接填埋,以方便车辆交通的来往,新平出来的这块土地同时又变成了建房的新空间。

工业至上的前提下,水是麻烦的,它阻碍交通,水质又需费心治理,河道和湖面只有在被封死的情况下才有实用性。不仅是成都,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城市化的进程中,水总是被最先牺牲的。如今,经历了几十年大跃进式的城市建设后,人们终于开始考虑起生存温饱之外的东西,想起来城市的本来面貌,才发现在生活中,水才是最奢侈的居住景观,因其稀少,而越发弥足珍贵。

沿着现在成都的主动脉天府大道一路向南,是业已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几年前人们还不会想到,穿过三环,一夜之间会钻出那么多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在半空中闪闪发光。人们也不会预料到,道路继续南行,却又马上开始与一面湖水相伴相生——这是一片在原生的自然湿地基础上,引入都江堰之水,扩充水面后形成的水域,名为麓湖。跟那些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集群一样,这也是成都近年来南扩发展的产物,然而,跟密集的楼群相比,成都万华打造的麓湖生态城正在走一条截然相反方向的创新之路。

枕水人家

一进入麓湖的项目区域,能明显看到地势的高低起伏,这在一向以平原著称的成都是不常见的,在市区南郊的这个地带,是成都平原地形向丘陵地势过渡的区域。跟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不一样,麓湖留下了这些地势变化,同时也留下了低洼处原有的零散水系。

他们做了一件看起来极奢侈的事情:他们没有填掉水面,以增加可开发的面积,而是把星星点点的水泊改造成了湖泊和湿地系统。前往湖泊的过程是一个十足的惊喜,在看起来寻常的绿地间穿梭行车,几个周转后,再望向窗外,一个宽阔荡漾的湖面已经魔法般出现在眼前,看到湖边的现代游艇码头,更难以相信这是内陆成都中会出现的设施。目前的湖水只是一个序幕,几个稍大的湖面正在逐步被打通,人工蓄水后,未来将会形成2500亩大的整体湖面。

这个湖面,就是麓湖项目铺陈的基础。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泛舟湖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下两米水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景象。自2011年起,麓湖已在水岸撒下了黑珍珠、黑蝶贝等6个项目,观光船在两岸间穿梭时,清澈透明的湖水会映射出岸边一幢幢精致的建筑倒影。在远处的山谷里,还散布着白玉台、沉香谷等聚落,这些聚落依据地势,错落有致地修建在山涧、丘陵之间。从这些房子里看出去,没有密集的高楼楼群破坏景致,高低起伏的丘陵,和柔软延续的草地是视线中最主要的内容。

麓湖看起来不是简单的房地产项目,而是一个微型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种临湖而居的办法,造成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效果:成都是个远离海洋、没有湖泊的城市,在未来的天府新区城市中心,人们可以重温花蕊夫人笔下成都“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往来碧波中”的生活景象,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有了一个全新的样板。

在这不断扩大的水域中,麓湖的战略设计团队设计了40多座桥,每座桥的造型都各不相同,目前已修建成型的是新加坡设计师骆文义做的龙骨桥,乘坐水上巴士穿梭湖面时,远远就能看见这座造型奇特的木桥像是一条龙一样盘旋在湖面上空。龙骨桥使用进口木料拼成了龙骨的形状,桥的曲线高低起伏,在一些地方被特意设计得贴近水面,一是为了绕开汽车马路,让它变成一个彻底的人行步道,另一个原因是,桥面越低,人就能与湖水更亲近。

风景中长出的房屋

跟常规的房地产建设中不同的是,设计,在麓湖的整个流程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普通的大型房地产公司,在全国各地直接复制自己的项目,有些知名的商业广场一个月就可以交出设计图,整个项目一年之内交工。

在麓湖,黑珍珠系列花了4年时间设计,修建用了3年;隐溪岸的设计花了两年时间。沉香谷一共有4个户型,每个户型中有两个变异户型,通过小会客室、Loft阁楼设计,又额外变化出8种全新的产品。其中,每个房子又会根据各自的位置做出微调,地形会影响花园层的开放尺度,街角房子的开窗大小又与街内的房子不同。形态各异的房子,会给业主一种独立的归属感。所有的改动,都以景观的效果为前提——在湖光山色之间,景观,是麓湖房子最好的附加值。

与水岸炫目的设计相比,麓湖公园区先后推出的三个项目,更显内敛。以沉香谷为例,这是一个偏东南亚风格的现代建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与东南亚度假酒店一样的窗景设计,常常有卧室的两面墙壁都是硕大的连体玻璃,视线可以连贯地游走,窗外的绿地扑面而来,变成了家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一些卫生间被放置了玻璃屋顶,躺在下方的浴缸里,可以奢侈地一边泡澡,一边看星星。

房间的屋檐和墙壁之间还有额外设计的横条窗,这不仅能增加日常采光,不同的窗户会产生光影的补充,造成更有趣的视角——早晚太阳斜射的时候,墙上会有长长的日光条带。等近了正午,日光会从高高的条窗中穿过,在地上投射下窄窄的线条——在短短的一天之间,整个房间都有了灵动的变化。

沉香谷跟黑珍珠、黑蝶贝一样,都使用了金属屋顶,选择的灵感来自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的草原风格,铜屋顶红棕的颜色可与四处蔓延的绿地相映衬,在含蓄之间与自然山水结合。更为有趣的是,黑珍珠系列的屋顶随着使用,会渐渐生锈,就像青铜器一样,渐渐爬上铜锈蓝绿的色彩,一两百年之后,整个屋顶就是另一番模样。“这是会呼吸的房子。”麓湖的一位年轻设计师告诉我,“我们希望它是家族的珍宝,用这样的方式参与几代人的生活。”

大家的麓湖

麓湖的设计师很少在国内“踩盘”,设计中从不揣测未来业主的喜好。这个在万华公司有绝对权重的部门,每年用大量的时间与国外的建筑大师合作,把国外天马行空的最新设计观念在成都本土落地。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创造出富裕阶层从来没看过的、有惊喜的楼盘。

从麓山国际开始,万华已经奠定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地位,并一直引领着成都高端住宅的潮流。大量的公司高管、外交官、外籍企业家、律师、艺术家都已经在这里落户。对于这些人来讲,在富裕的生活中,房屋早已超越了居住本身的功能,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追求。

有很多麓湖的业主是标准的“麓粉”,麓湖的每个新盘,有三分之一都是卖给了老业主。麓湖的一位管理者告诉我,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都的一位金融家,金融家此前对麓湖的高端定位颇有微词,并不相信本地会有这样的作品。麓湖邀请他来实地参观,真正看到千岛之湖的规划,在绿网、水系构建的生态环境里,这位挑刺的观众发现麓湖几年前的设计理念与成都最新的规划不谋而合,此前的疑惑一扫而空,金融家很快购买了核心区澜语溪岸的房子,并随后变成了麓湖最积极的布道者。

每次麓湖的活动中,都有大批逢场必到的忠实“麓粉”,这些人正是麓湖精进的动力,那位金融家在一次活动中曾经说过:“麓湖不是你的,也不是老总罗立平的,麓湖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让所有的麓湖员工都为之感动。对于麓湖而言,房子的定位更像是建筑界的奢侈品,建筑也可以是一种手工工艺,在精雕细琢中,与周围的环境有机融合,变成一个有温度、有生命的作品。

而在前行的过程中,得到这样一句话,足矣。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39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39期排行榜